新华社乌鲁木齐11月17日电(记者 毛咏)哈萨克牧民铁列和100户居住在天山天池附近的牧民正在为迁出风景区作准备。虽然心中不舍,但为了将天池“恢复成天山上最美的湖”,这些散落在湖畔居住的牧民还是决定搬往山外的牧民定居点。
记者17日从新疆天池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资源环境处了解到,总投资2000余万元的新疆天池环境保护生态修复项目已全面开始实施。据了解,该项目包括在天池自然保护区内人工造林77.82公顷,封山育林165.97公顷,育(灌)草10.16公顷,修建围栏34.1公里,以及对100户牧民实行生态移民。
为游客提供游览马匹、民族服装出租等服务已成为铁列和其他将要搬出景区的部分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但近两年天池景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已让他们觉得忧心,“游客对这里环境的抱怨,让我们担心游客会减少。”
针对这种忧虑,新疆天池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资源环境处处长高峰介绍说,封山育林、育(灌)草,建设水土保持林与水源涵养林,以及生态移民等多种措施的实施,可有效制止人类活动对新疆天池自然环境的过度干扰,减缓裸露尘土对环境的污染,遏制保护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逐步恢复保护区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使天池的生态环境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天池距乌鲁木齐约110公里,位于新疆天山东段最高峰——博格达峰的山腰处,平均海拔1928米,湖面呈半月形,面积4.9平方千米,湖水湛蓝,系高山融雪水汇成,最深处约105米。天山天池风景区以天池为中心,包括天池上下4个完整的山地垂直自然景观带,总面积380.69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