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11月18日电(记者 毛咏)近10年的气象记录显示,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心区域10年来平均相对湿度提高了4%。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及新疆塔里木石油开发工程人工造绿的影响下,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心区域的小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气象局塔中气象站提供的观测数据显示,今年夏天塔中地区降水达33天,远远高于往年的平均天数。
对比该气象站近10年的气象记录,工作人员发现,2006年比1998年的平均相对湿度提高了4%,大风天则减少了13天。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心区域的这一变化始于1994年。随着塔中油田的开发建设,塔里木油田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地理研究所合作,在沙漠腹地进行绿化试验,利用地下水实施滴灌造林,并筛选出怪柳、沙拐枣、梭梭等80多种适应沙漠环境的造林树种,肉苁蓉等沙生名贵中药材也已在塔中沙漠植物园中落户。
如今,在“飞鸟不敢进”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绿洲面积逐年扩大,绿色景观面积已达到4460公顷,野兔、沙鼠等野生动物和90多种鸟类已在这里安家。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部。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多公里,总面积超过3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流动性沙漠。沙漠中心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风沙强烈,平均年降水只有4至100毫米,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至340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