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11月18日电(记者 屈明光、宋为伟)欢歌笑语,锣鼓喧天……18日,哈尼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同胞穿上节日的盛装,走上街头,载歌载舞,并举行隆重庆典,庆祝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州50周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联合发来贺电,对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州50周年致以热烈的祝贺,对全州各族干部群众、驻州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贺电说,50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希望全州各族群众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的美好家园,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以国家民委副主任杨健强为团长的中央有关部门祝贺团参加了庆典活动。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南部,与越南接壤,区位优势突出,自治州首府蒙自是云南省乃至中国通往东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的前沿城市。红河州下辖13个县市,总人口43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6.2%。除汉族外,境内居住有哈尼、彝、苗、傣、瑶、壮、回、布依、拉祜等9个世居少数民族,是全国哈尼族的主要聚居区、全国唯一一个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自1957年11月18日建州以来,通过50年的建设,全州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到2006年全州生产总值达360.33亿元,是建州初的28倍,财政总收入达90.69亿元,是50年前的322倍,发展壮大了烟草、有色、能源、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建成了云南锡业集团、红河卷烟厂等一批现代化企业,把所辖的个旧市打造成了闻名世界的锡都。同时,利用哈尼族传统的梯田耕作文化,开发梯田旅游资源,使堪称“世界一绝”的红河哈尼梯田成了一张响亮的名片,为红河州赢得了知名度。另外,红河州充分发挥地缘和资源优势,大力拓展对外贸易,2006年全州外贸进出口总额达7.05亿美元,其中外贸出口4.98亿美元,作为国家级口岸之一的河口口岸,已经成为全省最活跃的口岸。
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创业,红河州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科教文卫等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一个充满生机、活力、欣欣向荣的红河州正呈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