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0日电(记者董峻)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20日发布的消息显示,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自2002年12月27日开工建设以来,进度持续推进。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主体工程将于今年底基本完成建设,2008年奥运会前具备通水条件。

这是穿黄工程深40米的竖井隧洞挖掘工作面(5月7日摄)。 近日,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开始吊装用于挖掘隧洞的盾构机部件,这标志着穿黄工程施工进入攻坚阶段。据介绍,穿黄工程通过明渠和并排的两条隧洞把中线调水从黄河南岸输送到北岸,隧洞工程从水下40米处自北向南横穿黄河,单洞长达4500米,是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中的难点。 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同时,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部分坝段加高到顶,中线穿黄工程正进行隧道掘进施工。中线总干渠河南安阳段、新乡段已经开始建设。

这是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效果图(5月7日摄)。新华社发
此外,东线先期建设的江苏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和山东济平干渠工程已经完工并开始发挥效益。其中江苏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在2006年、2007年连续参与江苏里下河地区的防汛排涝,累计抽排涝水2亿多立方米。山东济平干渠工程今年8月份泄洪2000多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东平湖的防汛压力。目前东线苏鲁边界一批关键性泵站工程正在抓紧建设。
截至10月底,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下达投资288.3亿元。工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6.62亿元。

南水北调江苏段07年底将基本具备向北调水的条件
从江苏南水北调办公室了解到,目前,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工程进展顺利,苏鲁交界处蔺家坝站正在紧张施工,12月份可完成主泵装机,2007年底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基本具备向北调水的条件。江苏是东线工程的“起点”,实际上,南水北调工程是在江苏省原有的“江水北调工程”基础上扩大规模并延长输水线路的。江苏江水北调工程体系现已建成沿线九级枢纽16座泵站,总抽水能力为每秒1671立方米。
山东将在南水北调沿线南四湖流域建10处人工湿地
由微山湖、南阳湖、昭阳湖与独山湖构成的南四湖,位于山东省境内,是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必经之地,其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调水工程的成败。南四湖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已被纳入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的总体规划,计划总投资5.75亿元。
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让首都人民喝上“放心水”
“我们的水很洁净,一定能让首都的人都喝上放心水!”站在陕西省白河县中厂镇新厂村的河堤上,64岁的村民夏绍华对记者说。流经这个村的红石河是汉江的一条支流,河水将汇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2010年后,水库的水将经过中线干渠输送给沿途20多个大中城市直至北京。如何保证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安全,实现“一江清水送北京”,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淮安市截污导流工程开工
来自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的消息显示,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淮安市截污导流工程11月20日开工建设,这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中首个开工的截污导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