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旅游局副局长:红色教育基地应免费向民众开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1月2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贵阳11月25日电(记者李忠将)在我国红色旅游的兴起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红色旅游景点承担起红色教育的功能。但针对目前我国一些红色旅游景区“以馆养馆”的发展模式,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说,红色教育基地应该免费向民众开放。

    25日在遵义召开的全国红色旅游座谈会上,王志发说,资源公有性和事业公益性是红色旅游的两个重要特性,没有政府的推动,红色旅游就不能健康发展。承担红色教育功能的红色旅游景区应该主要以国家财政供给为主,红色教育基地不能设置高门槛,应该免费向民众开放,让民众更深刻地认识历史、体验历史,这是我国发展红色旅游的一个重要目的。

    据了解,为加强新形势下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中宣部于1997年、2001年、2005年和2007年先后公布了270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另外,近几年来,各地也分别命名了1万多个省、地级教育基地。这些教育基地,主要以反映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革命纪念地和重要旧居旧址为主,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

    2006年参观红色旅游景点的青少年学生超过1000万人次。截至2006年,国家已对110多个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些建设项目给予了资助。

    王志发说,新时期赋予了红色旅游新的内涵,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国红色旅游框架初步建立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记者钱春弦)《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颁布3年来,我国红色旅游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目前全国红色旅游各项工作全面展开,红色旅游框架初步建立,红色旅游工作机制基本形成,红色旅游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25日在全国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座谈会上说,红色旅游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这是由我国旅游业强劲的发展势头决定的。中国革命史是红色旅游成为国际化旅游品牌的保证;红色旅游的特点决定了红色旅游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红色旅游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探索和发展之路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说,发展红色旅游,使中国革命历史文化得到了有力开发和保护;极大地促进了革命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效地配合了党和国家重大政治活动的宣传;有效地实现了革命传统教育的大众化和常态化;较好地丰富和拓展了旅游产品市场。

    王志发说,强化党的执政意识,是发展红色旅游的根本动力;综合发挥红色旅游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工程的功能,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基础要求;各地党委、政府的主导推动,是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保证;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是红色旅游科学发展的重要环节;突出红色文化内涵,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内在要求;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是发展红色旅游的有效途径。他说,认识不足,投入不够,机制不活,标准不高是当前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王志发提出了今后红色旅游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他说,今后红色旅游的发展,要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和《规划纲要》第二阶段的目标任务加快发展。要深化认识,进一步加强对红色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要突出特色,进一步增强红色旅游的内在魅力;要融合发展,积极适应旅游市场规律;要市场运作,提高红色旅游市场竞争力;要提升质量,综合发挥红色旅游的效益;要注意红色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推动红色旅游产品向集约化转变,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向提供高质量服务转变,向更好发挥综合功能转变,实现红色旅游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关链接
· 山东:农村兴起红色教育热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