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记者刘铮、张晓松)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27日表示,目前中国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94%以上,畜产品、水产品主要检测指标合格率已连续三年保持在97%以上,中国农产品总体是安全、放心的。
高鸿宾在国际食品安全高层论坛上说,据农业部例行监测,今年上半年出口美国食品合格率为99.1%,出口欧盟和日本合格率为99.8%。最近日本公布2006年度进口食品检测结果,中国食品合格率达99.42%,高于美欧。
高鸿宾介绍了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基本思路:以源头污染治理为重点,以标准化生产为抓手,以法制建设为保障,建立健全从农田到市场全过程监管链条,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
截至目前,国家相继对23种农药、29种兽药、39种渔药作出了禁止使用规定,对19种农药、8种兽药和5种渔药作出了限制使用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在国内销售。
中国已建设国家级(部级)农产品质检中心323个,省地县级农产品检测机构1780个。例行监测范围包括全国37个城市蔬菜农药残留,36个城市畜产品“瘦肉精”污染,以及22个城市水产品氯霉素和硝基呋喃污染。
截至目前,全国认证的无公害产地面积3.16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16%;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面积1.5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8%。无公害、绿色、有机等品牌农产品已占出口农产品90%。
高鸿宾表示,中国愿意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在风险评估、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强农产品生产全程追溯管理、提高检验检测能力等领域开展多方位合作,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努力把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到新水平。

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座谈会举行 高鸿宾强调5重点

图:11月24日,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座谈会在长沙召开。
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11月24日在长沙召开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座谈会上指出,自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在各级农业部门和有关部门的努力下,12个100%的整治工作目标已大部分顺利完成。目前,农产品专项整治已经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各级农业部门必须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着眼长远,标本兼治,坚决打赢这场“特殊战役”。
我国进一步强化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监管
我国农业投入品监管工作年底将有较大进展。据统计,全国已收缴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499.4吨,各地正采取措施加大销毁力度,确保12月底前全部销毁。为了从根本上杜绝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在国内的销售和使用,农业部、国家发改委已研究决定从明年1月1日起,甲胺磷出口企业也必须停止生产。这是记者从日前在长沙召开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座谈会上获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