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日本别府12月3日电(记者倪红梅 钱铮)中国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3日在日本别府举行的首届亚太水首脑会议分组会上说,全球气候变化给中国环境带来多种影响,中国将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水资源管理问题。
胡四一在当天下午举行的“喜马拉雅地区的气候变化、冰川和水资源”分组会上说,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给中国造成了海平面上升、西北地区冰川后退、春季提早到来等环境变化,给水资源管理也带来了很大挑战。
他举例说,20世纪以来,中国西部的冰川面积缩小了21%,严重影响了其调节河流流量的重要作用。有关分析指出,气候变暖持续下去,还会导致降雨量增加,干旱和洪水灾害增加。
胡四一说,中国将通过多种途径应对气候变化中的水资源管理问题。这些途径包括:一、通过保护和恢复河流、改善水资源分配方式等提高水资源综合管理;二、加强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如加速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在灌溉区加强水库等基础设施建设等;三、推动科技发展和传播,包括研究水循环机理,研究利用海水、废水和雨水以及人工降雨等的相关技术,开发工业水回收、节水灌溉、旱地农业和生物节水等技术;四、发展在中国西部等地区的水力发电项目;五、对于气候变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问题,中国将对台风和风暴进行更多监控,提高防波堤设计标准,加固现有防波堤,充实地下蓄水层以防止沿海地区地面塌陷,用江河与水库淡水稀释并减少海水回灌。
胡四一说,中国非常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将与亚太各国一起共同努力解决气候变化带来的多种环境问题。
首届亚太水首脑会议3日至4日在日本大分县别府市举行,来自亚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首脑、部长、国际组织代表和商界人士参加了这一会议。
亚太水首脑会议探讨发展水运以缓解气候变化
新华社日本别府12月3日电(记者钱铮 倪红梅)正在日本参加首届亚太水首脑会议的一些专家和代表3日指出,水运排放的二氧化碳量远远低于汽车运输和航空运输,充分利用并进一步发展水运或许是缓解气候变化的有效对策之一。
首届亚太水首脑会议3日举行了主题为“船运与地区振兴”的研讨会,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越南和柬埔寨的专家和代表指出,水运不仅成本低廉,而且具有能源消耗量低、环保等特点。实现对水运的进一步利用,不但能推动地区发展和合作,还能有效缓解气候变化。
研讨会上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同样运输1吨货物,水运每公里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不到卡车运输的25%,不到航空运输的2.5%。
不过专家们一致认为,必须采取更为安全的水运措施,以确保水运的发展。这些措施包括实现船舶运输的标准化、加强船舶维护以及向船舶提供导航服务等。
首届亚太水首脑会议3日至4日在日本大分县别府市举行,来自亚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国际组织代表和商界人士出席这一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