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记者崔静)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3日表示,近年来中国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提出的国际专利申请量逐年大幅增长,中国已成为《专利合作条约》体系的重要成员国之一。
《专利合作条约》(PCT)是专利领域里的重要国际条约之一,按照《专利合作条约》提出的专利申请被称为PCT申请。中国于1994年加入《专利合作条约》,此后,中国申请人只要使用中文在中国递交一份PCT申请,并在申请中指定要取得专利保护的国家,即可达到向多国申请专利的目的。
贺化3日在北京召开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会议”上透露,加入《专利合作条约》后,中国PCT申请量基本呈逐年增长趋势,2003年至2006年,中国PCT申请量增长迅猛,增长率连续四年在世界主要PCT申请国中位居第一。
贺化说,与1994年中国PCT申请量仅为103件相比,2006年中国的PCT申请量已达3910件,居世界第八位、发展中国家第二位,2006年中国的PCT申请量占发展中国家申请量的32%。
“PCT在中国的发展正蒸蒸日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在为此次会议致词时乐观地表示,截至11月底,国家知识产权局今年受理的PCT申请量已达4572件,预计今年年底可突破5500件。
与此同时,进入中国的PCT申请量也逐年大幅增加。据介绍,2005年进入中国的PCT申请量已达40133件,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欧洲和日本。
贺化表示,由于PCT制度具备简便、灵活、便宜等优点,PCT制度在中国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PCT制度也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市场不可忽视的有效工具,将为中国企业进入全球市场提供更多的保障,为利用PCT制度的申请人创建更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