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12月5日电(记者蔡敏)安徽省淮河流域行蓄洪区补偿款5日开始发放。今夏首先开闸蓄洪的阜南县蒙洼行蓄洪区受灾群众先拿到了补偿资金。
在今夏首先开闸蓄洪的阜南县蒙洼行蓄洪区,50多岁的郑金健从信用社领到了打入个人账户的蓄洪补偿金。

11月24日,安徽省阜南县王家坝镇郑台孜庄台的几位村民在夯土加固护坡。 位于淮河中游安徽省阜南县王家坝镇的蒙洼蓄洪区是淮河第一个蓄洪区,每当王家坝开闸分流,蒙洼蓄洪区内的4个保庄圩和136个庄台就成了灾区群众的“生命之舟”。2007年7月,蒙洼再次蓄洪分流,造成部分庄台道路和房屋倒塌。目前,这些庄台正在加紧恢复重建,以确保灾区群众春节前搬进新居。 新华社记者 李健 摄
他告诉记者:“俺家淹了3亩多地,补偿金拿到2000多元,是近年来最高的,比2003年大水后的补偿多了近500元。”
安徽省行蓄洪区补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省水利厅副厅长张效武介绍,根据最高限补偿原则,对于今夏已启用的蓄滞洪区受淹地区,农作物实行亩均定值补偿。具体按前三年沿淮蓄滞洪区夏季农作物种植模式、亩均单产及相应价格核定损失,补偿标准按损失的70%确定,每亩685元。
经济林按前三年平均种植比例、亩均单产、相应价格核定损失,补偿标准按损失的50%确定,每亩712元。水产养殖、肉禽专业养殖等也都有相关补偿标准。补偿资金中央财政承担70%,地方配套30%。
2007年汛期,淮河发生了五十年一遇的流域性大洪水。7月10日12时28分,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国家防总的命令,开启淮河王家坝闸,滔滔洪水淹没了蒙洼行蓄洪区。
为迎战淮河特大洪水,安徽省作出重大牺牲,共先后启用9个行蓄洪区,淹没耕地50余万亩,转移人口上万人,蓄滞洪水近15亿立方米,有效减轻了淮河干流的洪水压力。
安徽省行蓄洪区补偿工作领导小组另一位成员、省财政厅副厅长张广寿介绍,在补偿款发放这最后一关,资金只下达到县级财政部门,实行专户管理。
据了解,到12月15日补偿金发放工作将全部完成,总共涉及资金3.57亿元。

回良玉主持防总会议果断启用蒙洼蓄洪区分蓄洪水
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记者姚润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回良玉7月10日上午主持召开国家防总紧急防汛会商会,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淮河防御洪水方案》,果断决定启用蒙洼蓄洪区分蓄洪水。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11时5分宣布了蒙洼分洪调度命令,分洪时王家坝水位29.38米,超过保证水位0.08米。
6月29日以来,淮河流域持续降雨,导致淮河干支流水位大幅上涨,淮河干流将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淮河干流王家坝水位于7月10日10时10分达到29.3米的分洪水位且将继续上涨。
2007年蒙洼蓄洪区补偿资金进入最后公示即将发放
新华社合肥11月30日电(记者 杨玉华)近日,记者从安徽省阜南县民政局了解到,2007年蒙洼蓄洪区补偿资金进入最后公示阶段,蓄洪区内受灾群众的补偿金将通过一卡通方式直接打入受灾群众账户,确保资金发放的公开、公平、公正。
走进蒙洼蓄洪区郑台孜庄台,入口处的墙上张贴着三张白纸黑字的公示榜,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庄台上村民的姓名,受灾亩数,补偿款额。村民郑经辉告诉记者,这个公示榜已经贴了第三榜了。每家每户拿多少补偿,一看就清清楚楚。当记者问他家几亩地能拿多少补贴时,他随口答道:“我们家是2.57亩,补偿了2700多块钱,上面都公布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