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巡礼:节能降耗成浙发展新态势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2月0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杭州12月5日电(记者 裘立华 李亚彪)作为中国能源紧缺的省份,节能降耗必定成为浙江发展中无法规避的话题。在内在需求与外在压力的双重重压下,浙江节能降耗正在从自省向自觉转变,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态势。

    能源紧缺——浙江经济的“附骨之刺”

    在绍兴新民发电厂的办公楼里,电梯经常是关闭的,居然成了一个摆设。电厂董事长陈梅铭的理由是,楼层不高,多走几步,既健身,又省电。

    陈梅铭的节电意识是从2003年开始的,因为当时浙江遭遇了严重的“电荒”,成为全国拉闸限电范围最大、缺电最严重的省份。浙江省省长吕祖善曾痛惜地说,当年非典对浙江经济的影响大约在0.3个百分点,而电力短缺、拉闸限电导致的GDP损失却达到0.6个百分点。

    从2003年开始,“电荒”一直是浙江经济发展的“附骨之刺”,到2006年,“电荒”终于开始缓解。但此时中央又出台严格措施,要求节能降耗,定下的目标是到“十一五”末节能降耗达到20%,这比浙江省自己规划的15%的目标高出了5个百分点。

    对于浙江面临的双重压力,浙江省副省长金德水曾在多种场合表示,节能降耗是浙江无法绕过的坎,节能降耗是现实所逼。

    从近期看,浙江省能源产出不可能有改观,但能源消费增长的势头却十分强劲。根据浙江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以9%至11%的经济增长速度计算,按照目前的能耗水平,到2010年浙江能源需求将达到1.85亿吨至2亿吨标准煤。

    硬性措施与优惠政策“软硬兼施”

    政府推动是节能降耗的重要保障。浙江的民营企业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来实现节能降耗,在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腾笼换鸟”的阵痛,而浙江省的对策是实行“软硬兼施”的政策:一方面采取强硬措施,要求不达标企业关、停、并、转;另一方面拿出实惠政策——谁早上节能项目,谁得到财政和税收减免的实惠就多。

    自2005年开始,浙江先后出台《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约用电工作的意见》等10多个文件,制订各种配套节电政策,对217家重点用能企业进行专项能源监测和审计,提出整改建议1232条,迫使企业加强节能降耗基础管理。同时强调依法关闭整改无望的企业,并规定凡需国家批准的项目,省内年新增综合用能3000吨标准煤及以上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项目,未进行节能审查或未能通过节能审查的一律不得审批、核准、备案和验收。

    同时,浙江省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将由政府扶持,推动电力、纺织印染、造纸、冶金、建材、石化等行业节能技术改造。据了解,浙江省每年扶持100项左右的节能重大技术推广和示范项目,以促进全省节能技术改造的深入推进。与此同时,余热和余压利用、垃圾焚烧发电、高压变频调速和绿色照明等一批节能技术或产品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节能降耗——浙江经济的新商机

    浙江节能降耗在应对政府考核的同时,精明的企业家也从中发现了商机。

    一项“绿色”技术——纯低温余热发电,正在加速改变浙江水泥业“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旧形象。

    今年7月底,浙江建德三狮水泥有限公司的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公司总经理陈华说:“我们现在用这项技术每天发电20万千瓦时,接近企业用电量的一半,每月节省电费250万元左右。这样每吨水泥熟料成本下降了15元,扣除设备折旧、人员工资等,每月产生210万元左右的经济效益。”

    “我们一下从吃电老虎变成产电大户。”三狮集团董事长姚季鑫说,目前集团内部近一半的子公司共上马了18条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如果全部建成,整个集团一年可发电3.5亿千瓦时,增加利润2亿元,减少18万吨煤燃烧发电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煤电成本要占水泥生产总成本的约70%。去年浙江省水泥全行业亏损,在水泥价格相对低迷的情况下,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便成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这个项目不占地方,无须另盖厂房,两三年就能收回投资。”姚季鑫说。

    浙江省最近发布的水泥工业节能降耗指导意见明确,到2010年浙江省81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都将实现余热发电。此举将使企业生产用电量减少三分之一,每年可减少能耗100万吨标准煤,从而使浙江省水泥工业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30%以上。

    在水泥业争相上马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的同时,相关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也迎来了一个空前的大商机。

    浙江省现有纯低温余热发电装置的三大主机设备汽轮机、发电机、锅炉全部为国产产品,绝大部分由杭州中能汽轮动力有限公司、杭州发电设备厂、杭州锅炉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制造。

    杭州中能汽轮动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葛存飞说,如果浙江省81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全部采用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以平均每条线投资6000万元计,仅浙江省设备制造企业就面临一个近50亿元的市场需求,而全国的市场更大。据有关方面统计,除已投产的和已在建的项目以外,预计我国截至2010年底,还需新建和改造的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近200套,总投资将超过100亿元。

    全国最大的除尘设备制造商——浙江菲达集团董事长舒英钢说:“中国节能减排工作正在制造一个无法估量的市场,节能环保产业链正在不断被拉伸,对于节能和环保设备制造业来说,必将引来一个黄金发展期。”

 
 
 相关链接
· 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巡礼北京走上又好又快发展之路
· 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巡礼:浙江在挑战中寻找新机遇
· 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巡礼:“绿色崛起”看江西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