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2月10日电(记者江时强、田建军)进入12月,长江中游水道浅情加剧,太平口、窑监、牯牛沙三大重点浅险水道淤塞严重,上下行船舶受阻,中游通航出现了三道“肠梗阻”。有关部门不得不每天实施禁航疏浚,分时通航。
今年枯水期以来,长江流域遭遇50年一遇的秋旱,中游水位持续退落,低于近5年同期平均值1米左右,浅情严重;再加上船舶超吃水航行,频频在航道内搁浅,导致航道条件恶化。航道部门不得不调集大型挖泥船,日夜驻守三大重点水道,疏浚施工,以保障通航安全。
长江武汉航道局局长王先登向记者介绍,10月初,在长江枯水季节来临之前,这个局就开始在中游太平口、窑监、牯牛沙三大重点浅险水道派驻大型挖泥船,提前疏浚施工,畅通航道。随着枯水期的到来,中游浅情不断加剧。11月下旬起,这三处重点水道开始转入禁航疏浚,每天禁航时间5到6个小时,上下行积压滞留船舶上百艘,部分航道屡屡出现船舶抢航现象,通航安全面临巨大压力。
据介绍,目前,长江航道部门已调集18艘挖泥船、100余艘航标维护艇、15支测量队,以及1000多名航道职工在长江沿线展开疏浚和维护,24小时守护航道,以保障枯水期长江航道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