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吴晓灵:债券在内的香港人民币业务将获更大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2月1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 李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13日在香港金融管理局等机构于北京举行的财资市场高峰会上指出,在内地与香港的金融合作将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包括债券业务在内的香港人民币业务也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吴晓灵说,2003年11月国务院批准香港人民币业务开办以来,各项业务平稳发展,资金清算渠道畅通,基本达到政策设计目标。随着香港人民币业务的深入开展,发展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逐渐受到各方关注。2007年6月,《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发布,为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制定了一个政策框架。

    她介绍说,《暂行办法》发布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银行相继获准赴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总额100亿元。从债券发行情况看,市场反应积极,投资者认购踊跃,投资者认购数量均远高于债券发行规模。

    吴晓灵指出,内地金融机构批准可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进一步扩大了香港居民及企业所持有人民币回流内地的渠道,促进了内地和香港的经济金融往来,同时也将为香港金融市场增加新的债券币种,无疑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展望未来,吴晓灵表示,由于香港金融市场的独特地位以及内地金融业改革开放的需要,内地与香港的金融联系必将日益紧密。一方面,香港金融市场将为内地金融市场发展起到积极借鉴作用,同时也为内地市场开放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另一方面,香港金融市场的发展也从祖国经济发展得到强劲支持。 

吴晓灵说,将进一步推动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工作

    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 李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13日在香港金融管理局等机构于北京举行的财资市场高峰会上指出,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国际影响力逐步增强。

    她表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进一步推动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的有关工作。

    她介绍说,从2002年开始,国际金融公司、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开发机构就寻求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筹资,满足其贷款需求。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对国际开发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进行了研究。2005年,中国发布了《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为国际开发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制定了政策框架。

    2005年,国际金融公司和亚洲开发银行获准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各发行人民币债券20亿元,截至目前国际金融公司已经完成全部20亿元债券发行,亚洲开发银行已经完成10亿元人民币债券发行。

    吴晓灵指出,国际开发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是中国债券市场首次引入外资机构发行主体,是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和有益尝试,有利于引进国际债券市场先进经验和管理技术,推动金融工具创新和专门人才的培养,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也使国际开发机构进一步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国际开发机构也因次获得一个更深入参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机会,有利于提升其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力。

吴晓灵表示,将积极研究发展金融衍生产品

    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 李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13日在香港金融管理局等机构于北京举行的财资市场高峰会上指出,中国将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推动债券市场进一步发展。

    她表示,在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中,将积极研究发展信用衍生产品的问题,研究如何根据中国金融市场的实际特点,发挥好信用衍生产品在丰富投资品种和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作用,从而促进中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吴晓灵说,近年来,在推动中国债券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中,逐渐暴露出缺乏避险工具的问题,尤其是缺乏规避信用风险的工具。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已达到相当规模,市场的参与者日益广泛,在直接融资比例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投资者对金融风险敏感度日益上升,缺乏有效的风险规避工具,不利于稳定投资者信心,将制约金融市场功能的进一步提升。因此,进一步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推出信用衍生产品等工具,对于中国债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吴晓灵说,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 李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13日在香港金融管理局等机构于北京举行的财资市场高峰会上指出,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广度和深度正不断拓展,金融产品创新不断推动,市场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市场基础设施不断加强。

    吴晓灵说,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立之初,就从国际经验和中国金融市场实际出发,按照场外市场模式设计了债券发行、交易流通、登记托管等制度。近10年来,银行间市场已经成为具有相当广度和深度的债券场外市场。截至2007年6月末,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总托管量达10.1万亿元,占全部可交易债券存量的96.9%;2006年银行间市场债券累计成交36.6万亿元,同比增加69.5%。

    同时,银行间债券市场已成为中国债券融资的主要渠道,2006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种债券5.6万亿元,占当年债券发行总量的94.35%。

    此外,银行间债券市场已经成为公司信用在债券融资的重要场所。2006年,企业债券、商业银行金融债券、次级债券、证券公司可转换债券、短期融资券共发行4518亿元,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4478亿元,占全部发行额的99%。

    吴晓灵指出,近年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不断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提升市场功能。银行间债券市场先后推出商业银行次级债券、一般性金融债券、混合资本债券等金融创新品种;为满足投资人对套期保值工具的需要,近年来银行间债券市场相继引入国际通行的债券买断式回购、债券远期交易、利率互换等衍生性交易工具,为投资人进行套期保值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吴晓灵表示,目前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结算系统机制灵活,实现了债券交易直通处理,提高了交易效率。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中的各个系统协调运转,增强了各个市场之间的连通与互动,为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运行平台。

吴晓灵:我国将通过推动金融产品创新进一步发展债券市场

    新华社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刘琳、罗沙)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13日在此间召开的财资市场高峰会上表示,我国将不断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提升市场功能,推动债券市场进一步发展。

    吴晓灵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以场外市场为主、场内市场为辅的债券市场格局。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债券品种不断丰富,投资者选择日益增多,交易工具不断创新,相继引入债券买断式回购、债券远期交易、利率互换等衍生性交易产品,拓宽了债券市场的深度和广度。

    据悉,截至2007年8月末,债券市场共发行3026.2亿元金融债券,6423.8亿元短期融资券;银行间债券市场共发行157.57亿元资产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的企业债券达到2932亿元。

    吴晓灵说,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我国将进一步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在下一阶段积极研究发展信用衍生产品。信用衍生产品能把信用风险从基础金融产品中剥离出来进行交易,实现信用风险的转移,有助于我国建立市场化风险交易与转移机制,促进金融产品价格的形成,提高市场功能。

    另外,吴晓灵还表示,我国将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境外机构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的有关工作,加快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步伐。

 
 
 相关链接
· 首批外资法人银行开始向境内公民提供人民币业务
· 人民银行就进一步扩大香港人民币业务等答记者问
· 银监会负责人解读外资银行何时可办理人民币业务
· 我国将向外资银行开放境内公民人民币业务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