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图片新闻
 
南京举行隆重集会悼念30万同胞遇难70周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2月13日   来源:新华社

    12月13日,各界人士参加悼念活动。当日上午10时,凄厉的警报声响彻南京城上空。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代表,以及海内外和平友好人士近8000人,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隆重举行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70周年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竣工仪式。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祭奠30万同胞遇难70周年

    新华社南京12月13日电(记者 徐机玲、蔡玉高、石永红)12月13日是个让人哀悼的日子。70年前的这一天,南京沦陷,在随后6个星期中,30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惨遭日军屠杀。

    70年后的今天,一大早,夏淑琴、佘子清、赵斌等100多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便早早地赶到位于南京城西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自纪念馆开馆以来,每年的这个日子,他们都要到这里来,为的是纪念当年被日军屠杀的亲人和同胞。

    参加中日两国僧人举行的和平法会,随后,又参加了悼念集会……100多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心情沉痛。

    “一走进纪念馆,我就会想起被日本兵残忍杀害的母亲。”74岁的佘子清已经满眼泪水,“日本法西斯发动的那场战争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苦难。”

    和佘子清一样,70岁的赵斌在那场战争中失去了父亲。“我是1937年12月8日出生的,我刚出生两天,父亲就去参加抗日,结果被日本兵杀害了。父亲去世后,母亲的身体一直很差,在我12岁那年,就离开了人世。”

    “历史已经过去了70年,我们不要记住仇恨,但一定不能忘记那段苦难。”赵斌说。

    在邻居的搀扶下,75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施秀芹13日第一次到纪念馆来。5岁时双眼就被日军用枪戳坏的施秀芹哭泣着说:“早就想到纪念馆来了,但是眼睛看不见,路上太不方便。今天是70周年纪念日,我想自己一定要到这里来。”

    “虽然看不见了,但一进纪念馆,我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惨景。”施秀芹说。

    一家9口人中,有7人被日军屠杀,而被日军戳了3刀后侥幸生存下来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双眼已经哭得通红:“一想起当年的场景,我就忍不住流泪,更让我气愤的是,日本右翼作家还诬陷我‘做假证人’,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良心,如果他们遭受了那样的苦难,还被人诬陷,他们会怎么想?”

    夏淑琴告诉记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也是为给30万遇难同胞讨回公道,她将诬陷她的两名日本作家告上了法庭。让她欣慰的是,南京法庭和日本东京法庭都判她胜诉。“虽然被告又提起了上诉,但我相信自己最终能胜诉。”77岁的夏淑琴非常坚定地说。

    “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在刚刚竣工的纪念馆新展厅中,醒目地悬挂着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对青少年的嘱咐,这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心声,这也是中国人民的心声。

    “希望中日两国人民能一直友好下去。”80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向远松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今天我们重温历史祈愿和平—南京大屠杀70周年祭
· 南京大屠杀不容置疑|用纪念开拓未来|南京鸣警报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永远教科书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太平门遇难同胞纪念碑落成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