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长江中游失事货船液态烧碱已转移 污染隐患排除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2月16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宜昌12月16日电(记者 江时强、李志晖)记者从救援指挥部获悉,16日7时20分,长江中游湖北省宜都市失事货船内的液态烧碱已全部转移至两艘专用船内,水体污染隐患得以排除,目前抢险工作转入沉船打捞阶段。

    现场救援指挥部副指挥长、长江宜昌海事局局长陈良华说,100多名救援人员经过40个小时奋战,将130吨液态烧碱成功转载,实现人员无伤亡、液碱无泄漏、水质无污染、航道无碍航。由于货舱门封闭,具有强腐蚀性的液态烧碱大于水的比重,回抽过程中江水不断渗入货舱稀释烧碱,因此实际转载重量为600吨。

    失事货船名为“湘汉寿危0298号”,于14日7时许向长江海事局宜都海事处报告,称其在枝城港五码头装载液态烧碱时,船身进水向右倾斜,只有船尾驾驶舱露出水面。接到报告后,当地海事部门立即指挥6名船员安全转移,并开展紧急救援。

    宜都市市长庄光明介绍,施救工作以液碱不发生泄漏为首要目标,采取了最安全的方案,添加钢缆加固船体,利用棉絮、沙袋对货舱进行封舱密闭,组织千吨级驳船固定扶正。一切准备就绪后,于15日12时启动4台潜水泵将货物回抽到专用液碱装载船上,以消除污染隐患,为下一步沉船打捞提供安全保障。

    液态烧碱化学名称为氢氧化钠溶液,属第八类碱性腐蚀品。事故船只货物于16日7时20分全部成功过驳后,湖北省、宜都市两级环保部门再次对船头、船尾和下游1000米处3个监测断面进行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液态烧碱未发生泄漏,未对长江水体造成污染。

    至16日16时,沉船打捞工作进展顺利,预计17日失事货船可打捞出水。搁浅沉没原因待船舶出水后,经长江海事部门调查才能得出结论。 

 
 
 相关链接
· 长江中游失事船舶搜救人员严防液态烧碱泄漏
· 一艘装载液态烧碱的货船在长江中游搁浅
· 长江中游失事液态烧碱船仍在施救 尚未发生泄漏
· 一艘装载130吨液态烧碱的货船在长江中游搁浅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