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10月7日,北京地铁5号线列车驶入大屯路东站。当日起,北京地铁实行全网统一的2元票价。对衣、食、住、行、学等方面的价格、费用,老百姓总是特别敏感。在过去的一年里,这些价格、费用有涨有落,牵动着民生忧喜。 新华社发

这是2元的北京地铁单程车票(2007年10月7日摄)。 新华社发
新华社上海12月16日电(记者 叶锋、王蔚)对衣、食、住、行、学等方面的价格、费用,老百姓总是特别敏感。在过去的一年里,这些价格、费用有涨有落,牵动着民生忧喜。
一喜:学习费用减免了
2007年5月,正在青岛一所中学“新疆班”读高三的艾克拜尔听到了一个让他欣喜若狂的消息:今年秋季开始,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6所师范学校将招收免费师范生,“读师范可以不要钱了”!
艾克拜尔家在新疆喀什农村。他说,家里连他6口人,全部收入就是父亲的退休工资。
9月10日,艾克拜尔成为华东师范大学首批约1000名免费师范生的一员。“学校不仅免去我的学费、杂费,每月还给我350元生活补贴。4年下来,大概能省下4万元钱。”艾克拜尔学的是地理学,他说毕业后打算回喀什当中学老师,“国家创造条件让我上大学,我也要有所回报”。
据统计,今年秋季,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招收免费师范生1.2万人,同时实施新的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体系,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总计154亿元。
二喜:公交、地铁的票价降了
今年10月8日,国庆“黄金周”后的第一个上班日,北京市民俞晓晴心情很好。刚刚开通运行的地铁5号线,使她从天通苑小区的家门口就可坐地铁,直达和平里附近的单位,而且“坐9站路也只要两元钱”。此前一天,北京地铁实行全网统一的2元票价,成为全国最低。
俞晓晴说:“地铁降价是顺应民心的好事,公共交通就应该这样。”
据北京市交通部门统计,实施统一2元票价后,市民乘轨道交通出行的花费每人次下降1.3元,而原有1号、2号、13号和八通线4条线路客流平均增长33%。
在经过多年的呼吁、协商、听证之后,今年国内不少城市纷纷降低了公共交通的票价,这是让百姓拍手叫好的惠民实事。
除地铁外,北京还将近三分之二的市区公交线路的票价降至4角钱,上海、西安、广州等城市也相继实施公交降价政策,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低廉便捷。
三喜:在“家门口”看病费用低了
上海虹口区的退休工人徐雅卿身体不好,几乎每周都要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配药。今年2月开始,她发现每次7元的挂号费已经免了,一般的药价也降了10%左右。徐雅卿说:“这样每月可以省下三四十元钱,可以多买两次菜了。”
上海市规定,今年2月1日起,市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可减免诊查费。截至11月,全市22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减免诊查费达2100万人次,费用达1亿多元。免除几元诊查费虽不是大数,却是政策口惠而实至。
这是今年各地群众一个突出的感受:出门可到家门口的社区医疗机构看病,同时费用也降低了。比如,今年7月起,昆明的城市“低保”人员到市区20家惠民医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可免收诊查费。青岛也设立了40家免除患者挂号费的社区医院,并在这些社区医院和市立医院之间建立了“双向转诊”的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