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电(记者 张毅、杨成军)展现中华民族160多年奋斗历程的大型主题展览《复兴之路》座谈会18日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欧阳坚主持会议并讲话。他说,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的各项筹备工作。《复兴之路》展览,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全面反映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各阶层人民为民族复兴进行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光辉历程的大型主题展览。展览生动展示了中国近现代史,引导人们深入了解国史国情,了解党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自10月13日展出以来,展览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目前观众超过200万人次。
《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文化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承办。展览包括“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五个部分。
参加座谈会的专家学者认为,在党的十七大召开之际以民族复兴为主题举办展览,主题好、内容好、时机好,参观展览成为一堂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通过展览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展望,广大观众切实感受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大意义,增强了使命感责任感。展览激励参观者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特别是为青年学生学习中国革命史、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生动课堂,坚定了他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韩景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所长步平,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著名军事家、抗日烈士左权的女儿左太北,著名爱国将领郑洞国的孙子郑建邦,出席了此次座谈会并先后发言。
展览开展以来,许多观众留下近3万条感言,表达对祖国今日辉煌的自豪和对中华民族美好未来的祝愿。为更好地发挥留言的教育作用,中宣部宣教局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精选部分留言分类编辑成册,命名为《心声》,已于近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