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人民时评:中国的建筑也呼唤自主创新和民族思想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7年12月24日   来源:人民日报

    最近一期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北京荣占三席——中国国家体育馆、央视总部大楼以及北京当代万国城。

    有舆论认为,取得如此佳绩,证明中国现代建筑有能力和外国一较短长。

    可是,让人无法释怀的是,这几个现代建筑并非中国自主设计。“鸟巢”由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央视总部大楼则由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设计,北京当代万国城的设计师是美国建筑师史蒂文·霍尔。

    中国建筑市场引进竞争机制是好事。可是,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在各国建筑师在世界舞台同台竞技的今天,中国的建筑师却屡屡败北。在各国建筑师垂涎三尺的中国市场,很多标志性建筑都成为外国建筑师的囊中之物。一些本土的专家联名呼吁,“不要让中国成为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场”。有人把这一结果简单地归咎为“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可是,更值得反问的是,为什么中国的建筑师拿不出更多更经典的作品?!

    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有着辉煌的建筑历史和独特的建筑审美。提起中国建筑,人们往往想到红墙碧瓦、富丽堂皇的故宫,绵延起伏、气势巍峨的长城,结构严谨、淳朴含蓄的徽州民居,想到风雨桥、吊脚楼、八角塔、燕尾楼,想到宫殿庭园、坛庙寺院、苑囿离宫、牌坊桥梁,想到方正端庄的棋盘式城市布局,想到天地人和的建筑理念……然而,经过千百年时光的淘洗,很多珍贵的建筑样式和风格湮灭在历史的硝烟中。

    中国建筑向何处去?改革开放带来城市的迅速发展,经济建设积累的财富在建筑市场呈现井喷之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建面积200亿平方米,约是10年前的10倍,每年有不低于20亿平方米的新建筑拔地而起。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有着令人惊奇的经济发展速度、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我们却鲜有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品位的建筑佳品问世。

    由于缺乏特色和创新,中国的现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几乎是一片空白。不完全的建筑市场竞争、循规蹈矩的创作思路是中国建筑落伍的原因之一。简单的复制和模仿,让中国的很多城市成为钢筋水泥的森林,成为“千城一面”的牺牲品。

    现代化不等于高楼大厦,这是人们的共识。然而,中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能否开拓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精神的建筑新时代,却依然有待深刻认识。

    建筑是人类一切造型创造中最庞大、最复杂、最耐久的一类,因此,它所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更显著、更全面、更集中。当中国的建筑市场以开放的心态敞开大门,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之际,我们热切地呼唤中国的设计师能够尽快地成长起来,让中国人设计的现代建筑成为中国发展的象征和符号,向世界展现中国特色、中国创造、中国风采。 (李舫) 

 
 
 相关链接
· 中国外商投资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企业达1400多家
· 我国向全球公开征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建筑方案
· 第11届中国国际建筑贸易博览会在上海开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