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在有关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交通干部职工15年的艰苦奋斗,总规模3.5万公里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于今年12月基本贯通,实现了本届政府任期内的预期目标。国道主干线的基本贯通,在我国公路交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公路交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开创崭新篇章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设想,到90年代初确定技术标准、路线方案和组织实施,再到21世纪初全面贯通,国道主干线系统规划建设凝结了几代交通人的智慧和心血。这个过程是我国公路交通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到实现科学发展、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
80年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急剧增加。但我国交通运输生产力十分落后,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严重不足,到80年代末,全国公路通车里程102万公里,仅有200多公里高速公路,大多数交通干线和城市出入口交通严重阻塞,“行路难”成为当时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和突出矛盾。针对这种情况,1989年,交通部提出了建设公路主骨架的长远规划设想;1992年,正式提出国道主干线系统布局方案,得到国务院的肯定;1993年,全面部署实施“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建设。
“五纵”是同江—三亚、北京—福州、北京—珠海、二连浩特—河口、重庆—湛江五条纵线;“七横”是绥芬河—满洲里、丹东—拉萨、青岛—银川、连云港—霍尔果斯、上海—成都、上海—瑞丽、衡阳—昆明七条横线。“五纵七横” 国道主干线连接首都、各省省会、直辖市、经济特区、主要交通枢纽和重要对外开放口岸,全部由二级以上的高等级公路贯通,其中高速公路占76%,初步构筑了我国区域和省际间横连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的国家公路骨架网络,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意义。实践证明,这个规划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积累宝贵经验
国道主干线系统是我国公路发展史上第一个经缜密研究、科学论证的全国骨架公路网长远发展规划,开启了我国公路网科学规划的先河,为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一是统筹规划,加快发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道主干线系统建设,大力支持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特别是1998年,为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快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国道主干线建设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用十几年的时间走过了许多发达国家30—40年才能走完的道路。
二是分层负责,联合建设。在国道主干线系统建设中,从国情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中央、地方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建立了统筹兼顾、条块结合、分层负责、联合建设的模式,形成了交通发展的联动机制,大大加快了建设进程。
三是加大投入,积极筹资。80年代中期以来,国务院实施了提高公路养路费收费标准、开征车辆购置附加费、“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地方各级政府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国道主干线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同时,积极拓展融资渠道,社会资金进入公路投资领域,加快了公路建设市场化进程。
四是更新理念,勇于创新。国道主干线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好中求快”的发展理念,注重设施的安全、舒适,重视节约用地和环境保护,注重公路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重视规划、建设、运营等各个环节的创新,不断更新公路设计理念,提高技术手段,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产生巨大效益
国道主干线系统的建设,解放和发展了交通运输生产力,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国道主干线系统有效支撑了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是交通工作的总任务。国道主干线系统的建设、运营和维护,通过投资的需求效应直接拉动了经济增长,改善了运输条件,提高了运输效率,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国道主干线系统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道主干线系统建立了地区之间联系的快速通道,成为引导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主轴线,推动了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的相关产业的空间集聚,促进了产业链条的延伸和生产环节的跨区域配置。
国道主干线系统加强了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国道主干线系统打通了城乡交流和生产要素跨区域配置的通道,加速了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促进了区域公平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消除贫困、缩小城乡差距和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奠定了基础。
国道主干线系统优化了投资和发展环境,便利了对外贸易,为参与国际竞争奠定了基础。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国道主干线系统建设,对我国土地资源的集约有效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显著改善了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显著改善了旅客出行条件,对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面临全新挑战
目前,我国公路交通仍然面临着新的挑战: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带来的公路客货运输需求总量仍将不断扩大,汽车保有量增长依然强劲,广大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仍在不断提升,而公路交通供给能力的增长则日益受到土地、环境、资金等因素的制约。
国道主干线系统的全面贯通成为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新起点。在“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规划建设的基础上,国务院已经批准并实施《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我们要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努力提高做好“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方式,加强国道主干线系统的运营管理,继续稳步推进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更好地发挥高速公路的网络效益。调整交通结构,统筹高速公路与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协调发展,统筹公路交通与其他运输方式协调发展,促进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以人为本,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提高交通公共服务能力,开创公路交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