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子午工程”正式开工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1月0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记者 吴晶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简称子午工程)5日正式开工。这项工程旨在提升我国空间环境研究能力,为今后我国卫星、通信、导航、电力网、载人航天等安全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据介绍,随着人类对空间环境现象认识的逐步深化,建立能够在地面持续运行的、综合性的、跨区域的观测网络越来越重要,子午工程正是这样一个综合性的、充分利用中国地域优势的、具有创新科学构思的、网络式的重大基础设施。它的建设将使我国科研机构能够获取第一手可靠的观测和实验数据,为增强我国空间科技的创新能力奠定获取数据的基础,并将对提升我国空间活动的能力,保障空间活动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据子午工程总经理、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吴季介绍,子午工程沿东经120度子午线附近,利用北起漠河、经北京、武汉,南至海南并延伸到南极中山站,以及东起上海、经武汉、成都、西至拉萨的沿北纬30度纬度线附近现有的15个监测台站,建成一个以链为主、链网结合的大型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系统。

    吴季说,这个系统运用地磁(电)、无线电、光学和探空火箭等多种手段,连续监测地球表面20至30公里以上到几百公里的中高层大气、电离层和磁层,以及十几个地球半径以外的行星际空间环境中的地磁场、电场、中高层大气的风场、密度、温度和成分,电离层、磁层和行星际空间中的有关参数。

    我国还将以子午工程为依托,通过国际合作开展“国际空间天气子午圈计划”(简称国际子午圈计划),即与东经120度沿线的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以及西经60度附近有关国家的空间环境监测台站联网,初步建成环绕地球一周的、完整的空间环境监测子午圈。随着地球的自转,比对两个经度相距180度的子午链位置上的空间环境变化,结合空间探测,可了解全球变化规律。

    子午工程科技委主任魏奉思院士表示,这个由中国科学家率先创意并牵头的计划一经提出,立即得到了相关国家和包括国际日地物理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在内的积极响应。

    据介绍,子午工程总投资1.67亿元,建设期3年,将建成空间环境监测、数据与通信、研究与预报三大系统。工程由中国科学院牵头,教育部、信息产业部、中国地震局、国家海洋局、中国气象局等共同建设,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为项目法人,负责具体建设工作。

 
 
 相关链接
· 8月17日:中国研制第一台天文子午环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