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记者 李舒)5日上午,连续生产35年零2个月的首钢4号高炉在工人们无比眷念的目光中熄灭了炉火,这标志着首钢压产400万吨钢工作正式启动。
2008年,首钢北京厂区将按年产420万吨钢组织生产,相当于往年产能的一半,以兑现奥运承诺。
首钢集团董事长朱继民说,在搬迁调整中分阶段压缩钢铁产能,是首钢向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2005年7月和2006年5月,产铁近百万吨的首钢5号高炉和2号焦炉先后停产,特钢公司、冷轧带钢厂、重型机器厂、初轧厂、第一炼钢厂的生产也陆续停止。5日启动的压产400万吨钢工程,是首钢实施搬迁调整以来停产规模最大、关闭设备最多、涉及面最广的一项工作。
首钢集团生产部部长李岩介绍,从2007年底,首钢开始实施各项停产措施。首先停产4号高炉和两台烧结机,以及第三炼钢厂两座转炉;今年第一季度末停产2号高炉和两台烧结机,第三炼钢厂全部停产;第三季度奥运会举办期间,暂停3号高炉和两台烧结机,只保留1号高炉,月产钢20万吨,产量不到平日的30%;第四季度再恢复2号高炉生产,直到2010年底全部停产。
据测算,实施压产措施后,2008年首钢北京地区各项污染物排放将大幅降低。与2007年相比,烟尘排放量将下降50.32%,粉尘排放量下降49.22%,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49.18%,奥运会期间各项污染物排放下降超过70%。
压缩一半的钢铁产能,将给首钢带来吨钢固定费用增加、生产组织难度加大、经济效益下滑等难题。“仅2008年,首钢将损失直接利润26亿元。”朱继民说,“但我们将通过生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提高运行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目前,‘双高’产品已占首钢钢材总量的70%以上,船舶板已形成120万吨的生产能力,2007年首钢实现利润同比增长了50%。”
朱继民表示,为了奥运会和北京的环境,首钢和首钢工人作出了巨大牺牲。虽然压产损失了眼前利益,但首钢通过搬迁调整,将在区域条件较好的河北曹妃甸建设世界一流的新钢厂,职工素质和创新能力将大幅提高。“到2010年,首钢将成为国内一流的钢铁企业,2020年,首钢将跻身世界一流钢铁企业行列,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这次压产将涉及8427名职工的分流安置,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后,将转移到曹妃甸新建的京唐钢铁厂工作;少部分人经过再就业培训,实现转岗;剩余的可选择退休或提前退休。目前北京市财政已划拨10亿元专款,用于首钢职工安置和培训;石景山区也成立了再就业服务中心,帮助首钢分流职工。
奥运年首钢大幅减排污染物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记者 李舒)首钢集团董事长朱继民5日宣布,2008年, 首钢北京地区各项污染物排放将减少一半,奥运会期间污染物排放将下降70%以上。
朱继民介绍,为迎接绿色奥运,首钢于2005年开始搬迁调整。2005年6月30日,首钢历史上第一座大型高炉停产,每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硫48吨,有组织粉尘排放100吨,无组织粉尘排放84吨。2006年5月9日,世界上炉龄寿命最长的首钢二号焦炉停产,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0.24吨、烟尘排放量4.05吨、粉尘排放量189吨。今年,通过实施400万吨钢压产工程,首钢将降低烟尘排放量50.32%、粉尘排放量49.22%、二氧化硫排放量49.18%。
到2010年底,首钢在北京石景山区冶炼、热轧生产全部停产,届时首钢粉尘排放总量将减少到20吨,烟尘排放总量减少到31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到55吨。
“压产是第一步。”首钢环保产业事业部总工程师廖洪强说,“在搬迁和结构调整期间,首钢仍在加大必要的环境治理投入,以确保北京环境质量得到稳定改善。”
为治理大气污染,首钢先后完成了三号高炉、四号高炉除尘器改造、三炼钢厂系统除尘改造等项目,减少了烟粉尘有组织排放;采用法国脱硫除尘工艺治理电力厂燃煤锅炉,年削减二氧化硫排放2260吨、烟尘84.5吨;密封了二炼钢厂厂房,彻底解决了厂房冒烟问题;完成了炼铁厂运焦线除尘治理,年减少粉尘无组织排放量230吨。
据介绍,随着在北京地区压缩钢产量以及实施的环境治理措施发挥作用,今年首钢粉尘排放总量减少到1604吨,烟尘排放总量减少到976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到2622吨。
首钢将自主开发石景山工业区旧址
新华社北京1月5日电(记者 李舒)“北京市已经明确,首钢搬迁后,工业区旧址由首钢自主开发,区域功能定位为北京西部综合服务中心和后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区。”首钢集团董事长朱继民5日透露。
朱继民说,根据北京市总体布局和城市干道网的分布情况,相关部门规划把首钢主厂区用地707公顷扩大为856公顷,辐射石景山、丰台和门头沟三区23平方公里面积。《首钢工业区改造规划》中采纳了工业遗产保护区、休闲旅游区、商业地产开发区、中央办公区等设想,设计建设全球公司总部和研发基地、新文化创意产业园、北京西部繁华高级商务和住宅区以及休闲娱乐区等。
“人们不会因为首钢搬迁失去对这座钢城的记忆,一些标志性的工业建筑和设施将作为工业文化遗产永久保留。”朱继民说,“在对工业区现状设施、建筑物、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以及合理再利用的方案。”
记者了解到,由于首钢工业区改造周期较长、难以预见的因素较多,北京市规划部门将采取动态规划编制办法,根据城市和地区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规划。
朱继民说:“详细的规划还正在制定当中,要改造老的工业厂房设施,建设一座新城,没有超过500亿元的资金投入是很难办到的。北京市确定以首钢为主自主开发,是便于首钢分流安置职工和工业土地的高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