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就业局提供的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和职业培训,我的托管班就没有今天。”王娜娜充满感激。她是吉林市下岗职工,下岗后曾做过手工编织,当过清洁工。在吉林省创业促就业活动中,她办起了学生托管班。如今每天接送、托管的中小学生已达770人,年利润达到10万元左右。近几年,吉林已有66万多名下岗待业人员通过创业促就业活动实现了就业,创业促就业项目超过1.7万个。
作为老工业基地,吉林下岗就业矛盾突出。2004年,吉林省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把这一工作作为解决民生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来抓。3年多来,全省已初步建立了创业促就业长效机制,形成了“项目支撑、政策支持、资金保障”的工作模式。
以创业项目为支撑,定期举办项目推介大会,将创业项目送到广大创业者手中。长春市成立了创业促就业项目专家评审组,对投资小、见效快、市场潜力大、适合下岗失业人员从事的项目,进行评估和市场可行性测算,通过项目库,随时向社会发布和推荐。仅去年长春人力资源市场就举办两届项目推介招聘会,向社会公开展示各类创业项目272个,提供就业岗位6000多个。白城市重点围绕当地资源加工优势,已创办柳编加工、肉食鸡饲养加工等各类特色创业就业基地10余个,目前,已创办300多个项目,安置下岗失业人员2800余人。同时,为使创业人员提高专业技术,各地定期邀请专家对选中创业项目的创业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充分发挥再就业资金的作用,使再就业资金的“补人头”与“补项目”有机结合,并为创业者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去年,全省已经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8.9亿元,共有4.2万人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带动13万多人实现就业再就业。
为确保创业促就业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吉林省去年制定下发了《吉林省“全民创业促就业”系列活动考核评估办法》,从组织领导、政策落实、资金保障、工作措施和活动效果5个方面,制定了24项具体考核评估项目,健全了考核评估体系。(记者刘亮明、孔祥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