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月10日电(记者屈凌燕)记者1月10日从浙江省工商局获悉,企业信用预警体系正式在浙江启用。该体系收纳了22大类企业的信用信息,并通过分类筛选,依据失信“情节”轻重划分为三个预警级别,分别向企业自身、金融机构、其他政府部门及全社会进行通报。
据介绍,纳入企业信用预警体系的企业信息包括侵犯消费者权益且不履行相关义务的信息、消费者投诉未及时处理信息、行政处罚逾期未执行信息、查无下落企业信息和营业执照吊销信息等22大类。工商部门将依据企业信用监管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信用预警发布措施。
企业信用预警按照失信行为的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划分等级,从高到低分为一级预警、二级预警、三级预警,预警信息有效期长达3年。
对于一级预警,工商部门将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向社会及相关企业、部门及时披露其失信行为,并将对该企业参加“守合同重信用”、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等荣誉、称号的评选作出限制,以形成对企业信用社会共管、全民监督的良好社会氛围。
对于二级预警,工商部门在通知企业的同时,也会将相关信息提供给与该企业有业务往来的单位和为该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对于三级预警,工商部门将首先通知企业,并提出相关整改意见,帮助企业改正错误,重建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