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15日专电(记者韩洁)第七期“欧盟科技框架计划”在刚刚结束的2007年招标活动中,共收到5100份来自非欧盟国家的项目申请,其中中国科研人员的申请达到459份。
在15日欧盟驻华代表处举行的第七期欧盟科技框架计划工作组会议上,欧盟驻华代表团公使衔参赞(科技)帕友国向与会的中国科技部、中科院等部门和科研机构透露了这一数字,并表示欧盟将会从中国申请项目中挑选10%至15%的项目列入第七期框架计划下的中欧合作项目。
帕友国说,中国正成为欧盟科技框架计划的积极参与者,在2006年底结束的第六期框架计划下,共有300多个中国科研机构、大学和公司参与了近200项欧盟科技项目,中国参与项目数量已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
“欧盟科技框架计划”始于1984年,以研究国际前沿和竞争性科技难点为主要内容,是欧盟成员国共同参与的中期重大科研计划。该框架下的科研项目不仅面向欧盟成员国开放,也面向包括中国在内的非欧盟成员国开放,具有研发领域广、参与机构和人员多等特征。
2007年1月1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启动第七期框架计划,该期计划预计持续到2013年,总预算将超过530亿欧元。帕友国说,欧盟近期已启动第七期框架计划下2008年的招标活动,并表示第七期框架计划的所有主题研究活动都将向中国机构开放。
欧盟研究表明,在欧盟科技框架计划下,中国科研机构最感兴趣的主要涉及交通规划和城市交通信息系统、二氧化碳捕捉和储存能力建设、口蹄疫等传染病防治、疫苗研制和免疫能力提高、国际科研人员交流项目以及有关国际科技合作的配套国内政策与项目协调等领域。
帕友国表示,1998年中国与欧盟签订《中国-欧盟科学技术合作协定》以来,中国和欧盟在科技领域开展了长久且富有成果的合作,随着中国政府提出要加快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中欧在科技合作领域将面临更多合作机遇,欧盟期待有更多中国科研机构参与欧盟科技框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