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记者林立平)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18日在吹风会上表示,英国首相布朗对中国的访问取得了成功。双方都认为,访问深化了双方之间业已存在的关系,并使双边关系进一步深入发展。
刘建超说,中英两国领导人都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来看待两国关系。中方认为,中英两国肩负着历史赋予的责任,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有着共同的任务。布朗认为,英中合作对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至关重要,双方同意继续加强和深化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
刘建超表示,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就世界发展的形势、全球化进程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双方都主张全球化的经济应该是一种开放的经济,都表示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双方也就各自的发展道路进行了探讨。布朗对中国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功和成就表示祝贺,他欢迎中国的发展,同时强调中国的发展不是威胁,而是机遇。两国领导人也就各自发展的理念和治国理念交换了看法。
英方表示将扩大中英之间的贸易,也将扩大对中国的技术出口。布朗强调欢迎中国企业赴英国投资,并且承诺为中国企业投资获利创造好的条件。
双方强调要加强人文、科技、文化领域的合作。双方都表示,奥运会为中英体育、文化领域合作提供了重要机会和纽带,双方将加强在奥运会方面的合作。
双方还就一些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包括达尔富尔、气候变化、环境等问题,也包括布朗首相提出的改革国际机制的问题,这加深了双方的相互了解。在台湾问题上,布朗强调,英国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的立场是一贯、明确和坚定的,这一立场不会改变。
布朗18日早晨抵达北京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访问期间,国家主席胡锦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与布朗举行了会见、会谈。布朗将于19日赴上海继续中国之行。

温家宝和英国首相布朗出席中英工商峰会并讲话

1月18日,中英工商峰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英国首相布朗出席峰会并发表演讲。新华社记者 陈树根 摄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记者徐松 刘东凯)中英工商峰会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来访的英国首相布朗出席会议并讲话。
温家宝总理和英国首相布朗同中英两国公众交流
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来访的英国首相布朗一同来到中国人民大学与公众交流,回答提问。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记者李诗佳、娄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正在访华的英国首相布朗18日来到人民大学,与100多位来自中英学术、企业、文化、体育等各界人士,以及北京市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英国首相布朗接受记者的书面采访 纵论英中关系
问:首相先生,中英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保持着强劲势头。请问您如何评价这一关系的发展?
答:简言之,英中关系现在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在贸易、教育和文化交流方面,我们同中国保持着前所未有的紧密合作。在国际问题上,无论是共同解决重大冲突还是应对气候变化,我们的对话磋商都较以往更加密切。但就我们合作的广度与深度而言,仍具有很大的潜力。我期待着与温总理和其他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商讨如何进一步深化双方的合作。
英国首相布朗

戈登·布朗 (Gordon Brown) 1951年2月20日生于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市的一个牧师家庭,全名詹姆斯·戈登·布朗,是家中的第三个儿子。布朗在10多岁玩橄榄球时发生意外,致使左眼失明(直至今日发表演讲时,必用大号字讲稿)。他从小对政治有浓厚兴趣,12岁时开始为工党拉选票,并于1968年正式加入工党。1972年,他获爱丁堡大学硕士学位(苏格兰劳工史)。1976年至1980年,在爱丁堡大学和喀里多尼亚大学任讲师。1977年至1983年间,布朗任工党苏格兰执委会委员。1980年至1983年,在苏格兰电视台担任时事编辑。1982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爱丁堡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