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56个民族129种语言《中国的语言》学术专著出版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1月1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记者刘奕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编写的大型国情专著《中国的语言》18日出版发行。全书分概论、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南亚语、印欧语、混合语等7编,收入129种分布在中国境内的语言,每种语言有500字左右的英文提要。

    《中国的语言》主编孙宏开介绍说,《中国的语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开展对我国语言调查尤其是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取得成果的全面反映。自20世纪50年代起,国家就组织了大规模的少数民族语言调查,为解决无文字的少数民族创制文字,为文字不完备的民族改革和改进文字,开展了全国性的少数民族语言普查工作,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我国有56个民族,为什么会有129种语言?《中国的语言》在概论的第二章,关于中国的语言识别问题,对这个问题做了简要的回答。也就是我国有一些民族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例如:高山族使用阿美语、排湾语、泰耶尔语、布农语、鲁凯语、赛夏语、赛德克语、雅美语、邹语、卑南语、沙阿鲁阿语、卡那卡那富语、邵语、噶玛兰语等。布依族:布依语、莫语。东乡族:东乡语、唐汪话。哈尼族:哈尼语、桑孔语。瑶族:勉语、布努语、拉珈语、巴哼语、炯奈语、优诺语。裕固族:东部裕固语、西部裕固语。藏族:藏语、却隅语、嘉戎语、白马语、扎坝语、纳木义语、尔苏语、贵琼语、史兴语、木雅语、尔龚语、拉乌戎语。汉族:汉语、临高语、标话、村语、茶洞语等。

    中国有丰富的语言资源,语言类型各异,有共性,也有特殊性。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对千姿百态的中国语言进行比较全面地分析,这还是第一次。

    孙宏开说:“《中国的语言》一书所展示的语言中,有相当一批语言已经濒危或正在走向濒危,个别语言在调查研究资料公布之际,已经完全失去交际功能,成为少数老人记忆里的语言。然而建立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建立一种母语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谐共处,多语种并存并用,各司其职,各展其长,各得其所,这是各民族人民群众企盼的一件大事,也是保护语言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一件大事。”

 
 
 相关链接
· 国家民委电贺内蒙古建立少数民族首家语言数据库
· 2008年奥运会京外志愿者招募特别注重语言能力
· 北京奥运会扩招语言类志愿者 诚邀各界人士参与
· 时评:净化手机语言环境 还用户文明的通信空间
· 北京奥组委扩大语言专业志愿者招募范围
· 中泰将共同培养语言文化交流和翻译方面高级人才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