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菜篮子”绘就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山东省瓜菜产业发展纪实
新华社济南1月23日电(记者杨步月、刘宝森)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写作《齐民要术》时绝不会想到,他在书中记述的瓜菜栽培方法将造福子孙万代,并使自己的家乡山东省在1000多年后借此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菜篮子”。
隆冬时节,记者在齐鲁大地上感受到,这里的瓜菜产业凭借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这三大鲜明特点,越来越清晰地描绘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标准化:从“随心所欲”到“卡尺种菜”
镜头:“以前想咋种就咋种,现在与瓜菜公司签了约。种什么品种,啥时开始施肥,一次打多少农药……每天都有技术员上门指导。”在山东省寿光市稻田镇刘营村的一个冬暖式大棚里,正在整理茄子秧的35岁农民刘洪亮对记者说:“我按照标准化种菜以来,一个大棚一年能多收入5000多元钱。”
背景:刘洪亮所说的“标准化”是指山东省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进行的一场彻底革命。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发源于山东寿光的冬暖式大棚结束了北方居民冬季吃不到新鲜瓜菜的历史。一些农民为了提高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消费者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为此,山东率先提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口号,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卡尺种菜”成为事实。记者近日在中国农业大学寿光蔬菜研究院示范基地看到,一名男技术人员拿着尺子在一根一根地量着黄瓜的长度和直径。“这是我们试验的新品种,测量的目的是看它是否适合商品化。”他说。
小到一根黄瓜的长度,大到万亩山药的脱毒;从农业生产资料的“准入制”到冬暖式大棚的“准建制”;从农药残留检测中心到蔬菜安全追溯管理体系……截至目前,山东省制订农业地方标准560多项、地方规范1700多项,在育苗、移栽、施肥、用药等环节实现了标准化生产,从田间到餐桌实行全程监控,织就了一张农产品质量安全大网。
近年来,山东省瓜菜抽样检测合格率均达95%以上,综合合格率位居全国前列。
点评: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委书记张闻宇认为,十七大报告提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苍山这个全国蔬菜产业十强县,“好”字主要体现为质量好。农产品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今后我们要积极引导农民走高科技、标准化的发展道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产业化:从“只问耕种”到“链条延伸”
镜头:天刚蒙蒙亮,位于苍山县的鲁南蔬菜批发市场已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2007年我们市场交易了9亿多公斤瓜菜,80%销往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城市。运菜车每天上午11点多始发,晚上8点多到达上海。第二天早晨,新鲜的黄瓜、辣椒就会出现在上海市民的餐桌上。”市场经理刘文利说。
背景:经过近20年的发展,山东瓜菜的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万亩以上,年总产量保持在1亿吨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14.4%。
瓜菜多了,储存成了问题。山东结合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出产业化发展模式,引导“只知道埋头种地”的农民开展种植、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服务,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推动了农业从温饱型向效益型转变。
如今,被誉为“山东南菜园”的苍山县常年有20万农民、5万辆货车从事瓜菜收购、运输、销售及相关服务;“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市以年交易量达40亿公斤的全国第一家瓜菜网上交易市场--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为中心,依托196个集贸市场、590家营销公司、1.7万个中介组织和268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将瓜菜销往全国30个省份、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
瓜菜生产早已成为山东农村的支柱产业。在瓜菜主产区,瓜菜收入占到农民人均年收入的一半以上。
点评: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秦庆武认为,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山东瓜菜产业化模式昭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化:从“屡遭壁垒”到“一路畅通”
镜头:“你看,这是日本方面列出的320种农药残留检测项目,一项不合格都不行。”寿光市天成宏利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桑燮昌拿着一摞表格无奈地对记者表示,作为龙头企业,2007年他们的出口利润只有出口总额的1%。“我们一直按照最严格的输出国标准加工产品,从未遭遇退货事件。即使利润再低,我们也不打算放弃,因为‘山东瓜菜’在国际市场上是一块金字招牌,我们有义务捍卫这一民族品牌。”桑燮昌说。
背景:2002年以来,山东菠菜多次被日本封关,给山东出口企业带来巨大压力。特别是2006年日本实行“肯定列表”制度后,将农药残留控制品种增加到790多种,标准达到5万余个。同时,由于出口目的地逐渐增多且各国标准不一,山东出口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技术壁垒。
面对残酷的国际竞争,山东政府部门首先选择了苦练内功。通过实施“出口农产品绿卡行动计划”,大力引进国际“无土栽培”等新技术和“营养蔬菜”等新品种,发展瓜菜出口示范基地。据山东省蔬菜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孙继祥介绍,全省现有2700多个瓜菜品种,其中无公害瓜菜产品达到360个;在1450万亩各类认证基地中,无公害瓜菜基地发展到435万亩。
其次,他们眼光向外,以菜为媒,从2000年起连续成功地举办了8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并使之成为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桥头堡以及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大舞台。
来自山东省农业厅的数据显示,2006年山东瓜菜出口总量为238万吨,创汇16.7亿美元;包括瓜菜、肉鸡等在内的农产品出口量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并连续5年稳居全国第一。
点评:寿光市委书记刘中会认为,只有坚持用工业化思路谋划农业发展,提高国际化水平,才能扎实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