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记者 钱春弦)北京奥运会重要配套工程——首都机场扩建工程日前建成验收。2月29日,3号航站楼将开始通航,预计首都机场今年旅客吞吐量将超过6000万人次,提前达到原来预测的2015年吞吐量。首都机场扩建工程圆满“交卷”,是又好又快的“中国速度”的又一生动写照。
首都机场扩建工程创造了堪称世界最快的建设速度。从建筑面积来讲,首都机场总占地扩大到1480公顷,是过去的1.5倍。3号航站楼建筑面积是原来1号、2号航站楼的2倍。高峰时,现场同时施工的工人达到5万人,打桩基2万余根,浇筑混凝土180万立方米,用钢筋50万吨,铺设电缆5000余公里,建成电梯步道4.8公里,屋顶网架面积33.6万平方米,用钢1.9万吨。
总投资概算270亿元的这个项目从2004年3月28日开工到2007年12月28日基本建成验收,只用了三年零九个月的时间。这个建设速度,堪称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在速度上创造纪录的同时,首都机场扩建工程达到了又好又快的完美结合。项目在建设中强调了建筑与环境、环保同步,体现了绿色奥运精神。建设第一年起,边建设边绿化,共建设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由于一开始就注意绿化和环保,首都机场扩建工程启用之时,展现在乘客面前的将是环境优美的花园式机场。
首都机场扩建工程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与人文精神的融会贯通。这一工程采用多项创新成果,许多科技新成果在世界上尚属首次采用,使我国机场建设的科技水平登上了一个新高度。与此同时,机场内设置了10组文化景观,有汉白玉的九龙壁、苏州园林式的茶舍,体现中国古代杰出科技成果的地动仪模型、九龙吐水的喷泉、清明上河图的壁画。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到达首都机场就能感受到独特的中华文化。
民航总局代局长李家祥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2007年旅客吞吐量超过5300万人次,预计列世界机场排名第八位。首都机场扩建工程又好又快“交卷”,既为巩固首都机场的亚太航空领域领先地位创造了条件,又为首都机场完善服务、开创一流,无愧“国门”形象提供了精神动力,对此,奥运之年的世界各国人民可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