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为了空中交通大动脉的畅通
━━中国民航系统抗击冰雪灾害纪实
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记者 林红梅 钱春弦)2008年1月,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高强度、长时间雨雪和冰冻天气突袭我国,全国多个机场关闭,空中交通大动脉遭受严重考验。中国民航上下紧急行动,投入到抗击冰雪灾害的战斗中……
雪灾面前的“三个考验”
从1月10日开始,我国先后出现了三次大范围的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冰冻天气造成了长沙、南昌、南京、贵阳、合肥、武汉等20多个机场被迫关闭,有的机场多次、长时间被迫关闭,大量航班延误或者取消,大批旅客行程受阻,滞留机场,旅客退票、改签量骤然增多。
这是一次罕见的雪灾,中国民航迎来了一场严峻的考验。
“冰雪给民航带来的第一个严峻考验是‘安全’。”中国民航总局党委书记、代局长李家祥说:“民航安全这根弦,在正常情况下尚且需要时时绷住。如今,铁路、公路、水路被冰雪阻断,人们把目光转向了空中通道。天气恶劣,任务繁重,旅客抱怨增多,民航面临着巨大安全压力。”
冰雪带来的第二个考验是,如此大面积、大强度的雪灾影响,使得民航航班正常工作遭遇了空前的难题。李家祥说:“这是对民航系统全面运行协调能力的一次最高检测,只有民航系统所有人树立‘一盘棋’思想,齐心协力,才能够战胜天灾。”
第三个考验是民航广大职工对航班不正常情况下的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李家祥说:“这次面对的不是一个航班、一个地方甚至一个时段的航班不正常。滞留旅客需要的是及时准确的信息,妥善的安置和充足的生活保障。”
吹响迎战风雪号角
灾情就是命令!
1月28日,民航总局召开紧急电视电话会议,李家祥传达了国务院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强调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力争航班正常、做好服务工作。
“民航各单位要迅速行动起来,清除飞机机身和跑道上的冰雪,合理调配运力,尽早恢复航班;积极为滞留旅客解决食宿困难,办理退票、改签航班手续。”李家祥洪亮的声音通过电视迅速传到民航的各方。
民航总局各级领导迅速赶赴抗灾一线。
李家祥来到遭遇严重冰雪灾害的湖北武汉天河机场,踏着积雪,来到南航湖北分公司机务维护人员中,了解飞机维修情况;登上湖北空管塔台,了解空中交通通畅情况。面对旅客的积压,他要求空管部门调配大飞机,增强运输能力。民航总局副局长高宏峰来到贵阳机场,王昌顺到了合肥,李健到了西安。
从1月10日到2月3日,全国共有801个航班返航、备降,有4597个航班被取消,12510个航班延误。最多时,一天有5万多名旅客滞留机场。
暴雪反复袭击着长沙黄花机场,机场跑道和停机坪道面结冰、停场飞机机身结冰、飞机穿云后机身带冰。长沙机场有大量旅客滞留。
南航集团总经理刘绍勇迅速赶到长沙,进行旅客安置指挥。他说:“突破因天气原因延误,旅客自行负担相关费用的常规,南航承担旅客所有住宿、饮食和交通等费用,为旅客全额退票,免收手续费,尽可能减少旅客损失。”
国航飞机调不过来,南航主动伸手,让国航长沙至广州两地的200多名旅客改乘南航飞机回了家。
由于京广铁路受阻、京珠高速公路韶关段交通中断,广州白云机场客流骤增,高峰时滞留旅客14000多名。南航广州地面服务部门为所有滞留旅客安排好住宿、饮食,不管旅客是不是属于他们负责的范畴之内。对于无法成行的旅客给予无条件退票,不收取任何手续费。地服部副经理高继安在白云机场候机楼里对旅客连续做了13个小时的解释工作,嗓子哑了,眼睛红了,一名旅客过意不去,主动为他递上一杯水。
国航仅北京地服部每天为因天气原因不正常航班旅客提供盒饭近4000份、矿泉水近4000瓶。许多人嗓子哑了,带病工作。
齐心协力“保卫战”
空中交通指挥系统畅通是飞机安全飞行的关键。灾害面前,民航空管系统各单位表现出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为了让山上的雷达站正常运行,贵州空管分局组织车辆,冒着冰雪覆盖的路运油上山。在森林公园雷达站,因道路崎岖,车辆无法进入,雷达站组织人员人工背油,每天背200公升油上山。
中国航油集团公司宣布进入一级应急状态保障运输。中国航油集团公司总经理孙立要求集中精力保证安全供油,全力以赴保证航油供应。各单位、各级领导必须24小时值班。中国航油积极组织油源,协调铁路、水运、公路等运输,做好航油调运工作,并做好困难条件下的应急空运航油保障工作。
长时间、大批量的飞机除冰工作,使机场的除冰液告急!东方航空公司安排飞机紧急从外地空运了40吨除冰液至上海,南方航空公司也紧急从北方空运了10吨除冰液至武汉机场。
由于电网受到雪灾的威胁,根据民航总局关于各运行单位要强化关键设备设施的备份手段的要求,受灾严重地区的机场与空管单位,在关键设备的自备发电机组里,储备起充足燃料,随时保障应急供电。
民航总局下发通知,免收内地航空公司运送救灾物资的货运飞机起降费、停场费、进近指挥费和航路费。
经过民航上下齐心协力的努力,伴随着天气状况的好转,到2月3日,民航基本恢复了正常运行,干线机场全部开通,滞留旅客全部运输完毕。空中交通成为运送救灾物资、救助人员的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