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除夕夜守岁压岁踩岁 守岁习俗1600多年前已成型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2月05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天津2月5日电(记者 周润健、蔡玉高)除夕夜,我国民间有守岁、压岁和踩岁习俗。有关专家表示,守岁、压岁和踩岁是过年习俗中极富特色的3种祈福形式,表达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福和期盼。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我国民间历来就有除夕之夜守岁的习俗。说起“守岁”,在我国已有久远的历史了。关于守岁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蜀地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而散,称为“分岁”;大伙儿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为“守岁”。可见,守岁习俗早在1600多年前就已经成型。

    赵之珩说,守岁既有对逝去的旧岁惜别留恋之情,更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殷殷期望之意。子夜时分,随着辞旧迎新时刻的来临,鞭炮声、欢笑声、祝福拜年声响成一片、交织在一起,家家呈现出热情奔放、欢乐祥和的景象。

    天津民俗专家尚洁说,孩子们此时最期待,也最兴奋,他们纷纷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们则要忙不迭地给“压岁钱”。长辈给小辈压岁钱,是希望小辈平安幸福,远离晦气和灾难,同时也象征小辈和晚辈一年到头有钱用。

    此外,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尚洁说,如今,除踩岁习俗已被大规模的燃放鞭炮替代外,守岁和压岁的风俗仍十分流行。守岁的内容有所丰富,除了保留原有传统项目外,全家人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或举家出游旅行已成为新的时尚。至于压岁钱,除了自家长辈赐给外,更多的是作为亲朋好友礼尚往来的一种互赠手段。

 
 
 相关链接
· 四川粮油供应充足 春节生活必需品价格总体稳定
· 国防科工委通知要求做好春节两会间来信来访工作
· 春节假期银行金融服务将保证满足居民的需求
· 全国假日办2月4日发布2008年春节黄金周特别提示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