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全国各地各族干部群众用不同方式欢欢喜喜过新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2月07日   来源:新华社

    2月7日,拉萨市城关区鲁古居委会的居民在互敬青稞酒。当日是春节和藏历土鼠新年,西藏各族人民按照传统习俗穿上节日盛装,互敬象征五谷丰登的“切玛”和哈达、青稞美酒,表达自己的祝福。新华社记者 格桑达瓦摄

    全国各族人民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欢度春节

    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 2008年的春节到来了。虽然我国南方不久前遭受了50年未遇的冰雪灾害,但在声声祝福中,全国各族人民仍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欢度自己的传统佳节。

    大年初一的北京,阳光明媚,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气氛,20多场大大小小的庙会已悉数开场,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市民。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春节北京庙会的奥运气氛和奥运特色特别浓。龙潭庙会的最大亮点是奥运体验场大型巡展活动,有“奥运比赛项目全体验”“奥运知识普及”“奥运文化展示”和“奥运志愿者风采展示”等内容。在庙会上,游人可以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免费体验2008年奥运会的28个比赛项目,每天还会有多位体育明星、奥运冠军在庙会上亮相。

    正月初一,因为雪灾滞留广州过年的外来工们在这里过了一个和家乡不一样的春节。7日,广州天气晴朗。30岁的龙满玲和丈夫一大早就来到广州市的著名旅游景点白云山游览。这对夫妻两年前从湖北赤壁来到广州。因为雪灾影响,他们把5日回家的火车票退了,安心留在广州过年。龙满玲说:“我看到今天来这里的外来工很多,大家因为同样的原因一起在异乡过个年,广州的风景让我们很难忘。”

    在南水北调山东台儿庄泵站建设工地上,来自河南的莫天宝一家人,与其他60多名因雪灾滞留的农民工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据建设工地项目部技术科科长张建国介绍,为了让那些因雪灾无法返乡的农民工过上一个快乐、祥和的春节,南水北调建设指挥部项目部在工地上为滞留农民工和他们的家属组织了除夕晚会。针对一些农民工带着家属的现实情况,工地上还特意开设了“夫妻房”,尽量给农民工一个家的感觉。除夕晚会上,还有农民工上台唱歌表演,气氛很热烈。

    大年初一上午10时,记者驱车来到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龙山镇坝上村看到,远远的山上仍覆盖着皑皑冰雪,但这个布依族村寨里却是热闹喧腾。一边是山歌嘹亮,一边是体育比赛激烈。在村委会旁边的水泥场上,村民们有的在进行乒乓球比赛,有的挥动着羽毛球拍捉对厮杀。龙山镇党委书记王明友说:“罕见的冰冻使这里遭了灾,但我们的精神不能垮。”龙山镇年年春节都举办村寨群众运动会,往年只在龙山镇附近的社区和村寨开展,今年则把全镇16个村都组织了起来,“让大家都来跑一跑、跳一跳,热热闹闹地过春节!”

    由于各级政府全力以赴调运物资,物价部门实行严格的临时价格干预,湖南郴州的年货市场,物价比较稳定,肉、蛋、奶、蔬菜、大米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与长沙等地差不多。断电8天的郴州,至7日凌晨,城区开始供上了电,自来水供应也逐步恢复了正常。因为来了电、通了水,很多郴州市民心情格外舒畅,也不再顾忌初一、初二不出门的惯例,走亲访友,还有人在酒店大宴宾客,其乐融融。

    “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扎西德勒!”在新年的声声祝福中,西藏280多万各族人民7日同时迎来春节和藏历新年,高原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喜庆团结的节日气氛。“扎西德勒!”在拉萨市西郊八一菜市场的一个出租房里,藏族小伙子尼玛平措手捧“五谷斗”向他的汉族朋友宋善友拜年。“扎西德勒!”宋善友用带点生硬的藏语向尼玛平措道以节日的问候。在互相祝福后,来自湖南的宋善友用手将五谷斗内的青稞弹了三下。“今年我们家乡下大雪,回不了家了!但没想到能和藏族兄弟一同过年,我心里太激动了!”“我们过得很幸福!”这是记者在新年采访时听到的最多的语言,它代表了西藏各族群众共同的心声。

    春节期间,一家老小的吃喝用度是家庭主妇们最操心的事了。在黑龙江省哈尔滨、牡丹江等大中城市,采购节日用品的几位女士告诉记者,今年的春节因为南方罕见的雨雪灾害天气,不禁担心起市场的供应和价格来。拎着菜篮子走一圈后,才发现市场上“要啥有啥”,价格也很稳定,尤其蔬菜,整体价格还出现了回落。记者了解到,黑龙江省采取多种措施组织粮食、食用植物油、猪肉等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市场投放,保障和满足市场供应。同时对价格进行严格监管,坚决杜绝违法涨价行为。(记者 牛爱民、肖思思、吕福民、何天文、张月琳、苏晓洲、拉巴次仁、颜秉光报道)

    高原藏胞喜过藏历土鼠新年

    新华社西宁2月7日电(记者 马勇)2月7日,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而今年的这一天,更增添了一份喜兴,因为,进入新世纪以来,春节和我国500多万名藏族同胞的藏历新年首次实现了喜相逢,生活在青海高原的120万名藏族同胞更是以多种喜庆的方式欢度自己的佳节。

    夸兴加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牧民。清早起来,洗漱完毕,穿上过节的新藏袍,夸兴加就带着儿子和孙子开始了煨桑,他的儿媳和姑娘已经早早结伴去附近背星辰水(象征新一年开始的生活用水)了,夸兴加的老伴则正在调制奶茶、张罗过节的美食。

    夸兴加说,今天是藏历土鼠年的正月初一,他们全家除了吃团圆饭,还要去寺院礼佛、放风马(一种祈福活动)。

    据了解,青海有5个藏族自治州和1个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现有藏族同胞120万名。藏族历法是借鉴汉文化中的农历而形成的,是以汉文化中阴阳五行和十二生肖组合纪年。由于历法存在的时差,藏族新年和农历春节一般都会相差几天,如果遇到闰月,时差最大时可达一个月左右。因此,汉藏新年佳节的相逢实属不易。

    夸兴加告诉记者,近年来,青海藏区的面貌不断改善,藏族同胞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得到了稳步提升。在欢度新年的时候,青海各地的藏族同胞还有着煮骨头汤、喝青稞粥、晒新衣、换经幡、跳法舞等许多内容丰富、历史文化韵味深厚的传统年俗。面对这样的好日子、好年景,沉浸在节日中的藏族同胞,更是会用他们嘹亮的歌声和欢快的舞步表达心中的喜悦。

    北京春节流行“奥运风”

    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记者宗焕平)热销的奥运纪念品,奥运福娃的身影,奥运志愿者的笑容……今年是中国奥运年,作为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北京,“奥运风”无疑成为这个千年古都春节期间最强劲的春风,“奥运色彩”成为最绚丽的色彩。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贴春联、逛庙会、吃年夜饭、放鞭炮、收看春节联欢晚会、相互拜年等,成为这个传统节日最重要的元素和载体。与往年不同的是,中国首都的这个春节,因为奥运会的临近,增加了许多“奥运元素”。“奥运色彩”如同夜空中绽放的礼花,映红了城市的大街小巷。

    庙会依然是这个春节重要的文化活动。近20多场形形色色的庙会已悉数开场,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市民。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春节北京的庙会大都与“奥运”有关。莲花池庙会推出了以“鼠岁奥运燃圣火”为主题的“奥运项目金牌猜猜看”活动,激发了众多市民参与奥运的热情。龙潭庙会主打“奥运牌”,引进奥运体验场巡展活动,市民可亲身体验2008年奥运会28个体育项目的魅力。地坛庙会设立了“奥运日”,中华世纪坛、世界花卉大观园分别推出了奥运文化庙会和奥运吉祥物盛装大游行活动。

    带着孩子在逛厂甸庙会的韩连峰说:“奥运意识已经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盛世逢喜事,这个春节最难忘。”

    通过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拜年,依然是这个春节最流行的拜年方式。今年春节北京人发送的拜年短信,有关“奥运”的内容也大量增加。春节前,新浪、搜狐等19家网站联合举办了“原创新春祝福短信大赛”,在由500多万名网民投票选出的20条最受欢迎的短信中,涉及“奥运”的短信有14条。“奥运带动国运昌,鸟巢屹立展风光。但见嫦娥奔月去,晶莹剔透水立方……”这条祝福短信由于代表了北京人的心声,不仅名列最受欢迎的短信之首,春节期间还被广为转发。

    贴春联和收看春节联欢晚会,依然是这个春节的老民俗和新民俗。“盛世迎奥运,和谐庆新春”“奥运北京中国年,祥瑞福娃五福全”,除夕日,记者在北京的一些住宅小区和胡同、四合院采访时看到,与往年相比,今年春节类似的“奥运春联”随处可见。家住北京南城老墙根社区的市民孙瑞生老人说:“奥运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这个梦想就要实现了,贴幅‘奥运春联’就是要表达一下百姓的喜悦心情。”

    而在今年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人气最旺的小品演员赵本山和宋丹丹出演的小品《火炬手》,就选材于2008年奥运会火炬手选拔,让数以亿计的观众在笑声中体会到“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奥运精神。北京电视台则安排“鸟巢”的副总工程师、“水立方”的总工程师和奥运冠军杨凌等,作为“新春祝福人”与观众见面,表达对中国奥运年的深情祝福。

    奥运志愿者的身影依然活跃在这个城市的车站、商场等人员密集地区,成为这个春节一道亮丽的风景。春节期间,1万余名奥运城市志愿者在北京重要的交通枢纽、商业网点、旅游景点等地设立了100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为公众提供信息咨询、应急服务和语言翻译等志愿服务。

    当然,这个春节,也有许多人在默默地为奥运忙碌着:在“鸟巢”等奥运建设工地,1500多名留守工人依然在紧张工作。来自城建一公司的农民工翟树森说:“能通过自己的双手为奥运工程添砖加瓦,这个春节有意义!”家住和平里地区的李春颖一家则在为春节后“奥运人家”的招募作准备:添置家具、学习外语、普及奥运知识。李春颖说:“奥运会期间能在自己家里接待外国游客,为奥运做点事,这个春节很充实。”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萧放认为,中国人习惯于在最重要的日子表达“最重要”的心愿,“奥运元素”和“奥运色彩”如此有机与新春佳节融合在一起,说明奥运在每一个人心中分量都很重,普通百姓参与奥运、关心奥运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加大。

    北京平安度过除夕夜

    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谭志勇、叶林)2008 年北京的除夕夜,老百姓屋里透出春晚的笑声,窗外火树银花,爆竹声震耳欲聋,在 110 和119指挥中心,接警员正在紧张地工作着。“什么小区?几号楼起火?火势怎么样?您怎么称呼?”“您别着急,民警马上就到……”

    除夕夜,北京有41万多人像这些接警员一样辛勤忙碌着,保护大家度过安全祥和的年三十。据北京警方统计,从6日零时至7日1时,北京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情有90起,同比减少21%;受伤76人,同比减少42%;死亡1人,与去年同期持平。110 报警服务中心共接警 1375 件。北京平安度过了奥运年的除夕夜。

    记者了解到,除夕当天北京共出动41万余人,其中民警2万余人、安保志愿者13万余人、街道干部3万余人、保安及其他力量22万余人,出动车辆5700余辆次,在首都社区街道巡逻,排除隐患抢救险情,处置突发事件。

    北京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主任王文义说,今年是北京烟花爆竹“禁改限”的第三年。为保证百姓安全,杜绝重大灾害事故,指挥中心近 40 名值班民警全部到岗,非值班领导也主动放弃了休息和团聚,与大家共同坚守岗位。这些同志从6日8时30分上岗,直到7日8时30分下班。

    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在听取情况汇报后指出,今年是奥运之年,全世界关注北京,老百姓燃放烟花爆竹的热情很高,经过首都上下共同努力,除夕当晚北京烟花爆竹燃放总体形势平稳,没有出现大的火情,伤人数量也有下降,但仍有突出情况发生,需要继续深入细致地做好相关工作。

    除夕办年货北京人花了近7亿元

    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记者张淼淼)2008年春节假期与往年除夕还要上班不同,提前一天放了年假,北京市民采买年货达到高峰。据北京市商业部门不完全统计,除夕当日北京人花了近7亿元。

    7日,记者从北京商业信息咨询中心获悉,它监测的133家商业服务业企业、2902个店铺,除夕实现销售额6.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7%。其中百货商场2.49亿元,增长20.6%;超市3亿元,增长28.7%;餐饮企业740.2万元,增长5.8%。

    据介绍,除夕当日百货商场销售同比增长的企业占80.6%。顺义国泰商业大厦和东安市场增幅分别达到了48.2%、47%。与前一日相比,商场销售总额增多了近3000万元,工美大厦和顺义国泰销售额更是比前日增多了50%以上。

    记者除夕下午在沃尔玛超市看到,用于选购物品的推车供不应求。另外,由于有除夕和大年初一吃饺子的习俗,超市的各种速冻饺子销售奇好,很多大超市的主食厨房现包现卖的饺子都在排队购买。据介绍,服装、金银珠宝首饰等仍是节日市场的销售热点,多数商场的服装销售额占到总销售额的30%以上;以经营金银珠宝首饰为特色的菜市口新世纪商场当日销售增幅达到了47.6%。

    京客隆、超市发、物美、美廉美、沃尔玛、易初莲花等各超市将糖果、干果、水果、酒水饮料等年货进行推介促销,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超市发56个店铺除夕日客流量达到19万人次。

    香港人过年:黄大仙庙祈福 维园花市“行大运”

    新华社香港2月7日电(记者 张雅诗)近日持续寒冷的天气不减香港市民逛花市的兴致,不少人到年宵市场凑凑热闹,寓意新春“行大运”。更有不少市民于7日凌晨到黄大仙庙上“头炷香”祈福,作为迎接新春的第一个节目。

    全港最大的维多利亚公园年宵市场一如既往地吸引大批市民入场。今年是中国农历的鼠年,不少档主以鼠作招徕,除档名用“鼠”命名外,更发挥创意,设计多款精致、应时产品,包括大量的吹气鼠形玩具、抱枕、靠垫等。经济向好,市民都愿意花钱购买应节货品,图个吉利。顾客满载而归,档主赚得盆满钵满。

    设计特别的精品销售理想,贺年鲜花也一样受欢迎。有出售桃花的档主表示,今年市民出手较为阔绰,订金上万元的“桃花王”早早被订购,预计今年的生意额将较去年上升50%。寓意“大吉大利”的桔子即使价格高于往年,依然成为抢手货。形态优美且花期长的兰花也不乏捧场客。

    港岛这边年宵花市将近结束,九龙那边的黄大仙庙开始人头涌涌,另一项新春活动正进入高潮。7日凌晨,踏入鼠年的一刻,数以千计的市民在黄大仙庙争相上“头炷香”,祈求来年顺境。场面十分热闹。

    据了解,每年除夕傍晚7时左右,黄大仙庙外便有大批市民在排队等上“头炷香”。当还有5分钟便踏入大年初一时,市民便开始点燃手中的香,等待零时零分来临的一刻,把香插进香炉。

    除了黄大仙庙,每年都有大批市民携带香烛前往位于沙田的车公庙祈福,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事事顺利。当市民完成参拜仪式后,会转动设在庙内的铜制风车,取其“运转乾坤”的意思,这也成为香港人过年的一大特色。

    澳门:烟花送“猪” 锣鼓迎“鼠”

    新华社澳门2月7日电(记者 何自力)濠江夜空缤纷的烟花送走了农历猪年;港澳码头、大三巴的喧天锣鼓迎来了农历鼠年。澳门民众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辞旧迎新,祝福澳门的未来。

    除夕之夜的澳门处处霓虹闪烁,设在议事亭前地、友谊广场的年宵市场游人如织。生肖“鼠”是绝对的新年主角。大学生阿成与16位同学合作开档,以“鼠帽”做卖点,其他有鼠气球、鼠头套、鼠手套等,其中设计独特、造型别致的“鼠帽”最好卖。

    第二年参与年宵市场的赵姓摊主说,今年的营业额增幅约二至三成,不仅游客光顾,本地人购买力也提升了,“买东西都很少讲价了”。

    过去的一年,澳门经济再创新高,财政收入近400亿元,本地生产总值继去年第一、二季分别增长25.7%和31.6%后,第三季再增长30.9%。

    吃完年夜饭,汪姓夫妇一家4口驱车前往有关部门设定的烟花燃放区放烟花。置身喜庆欢乐的人群中,看着冲向夜空的烟花,在银行工作的汪先生对记者说,新年里希望家人平安、健康。

    澳博行政总裁何鸿燊博士除夕之夜照例为一年一度的“新岁金龙”醒狮点睛。他说:“澳门是我们的家,只有团结起来,上下一心,才能共同建设一个经济繁荣、廉洁公平和高度法治文明的特区。”

    特区政府为市民和游人打造的“万家喜庆贺鼠年”活动6日下午由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主礼启动。这一分布在10多个地点的活动,包括了习俗展览、文娱表演、体育比赛等,为澳门民众欢度春节提供了好去处。

    “恭喜发财!”扮演“福禄寿”三星的工作人员初一上午就出现在大三巴前的广场上向游人拜年、派发利市。和善的旅游大使、大方的财神爷、活泼的十二生肖、热闹的醒狮队营造出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氛。“大金龙巡游”“众仙贺岁巡游”让北京来的陈先生一家目不暇接,女儿拿着财神爷派发的利市说:“喜欢澳门。”

    2007年澳门旅游业继续快速发展,全年入境旅客总人数达2700万人次,较2006年上升22%,其中超过60%是内地游客。

    在大三巴前,专程赶来澳门的贵州省民族歌舞团跳起了舞蹈,唱起了山歌,浓郁的民族风情令游人留连忘返,把节日欢乐的气氛推向高潮。

    炮台右街手信店的陈太一边忙碌一边对记者说:“新年希望内地多些客人来。”

    石家庄人用健身迎接新年

    新华社石家庄2月7日电(记者朱峰)7日是大年初一,早晨6点半,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到处可听见迎接新年的鞭炮声,而在各处公园和运动场,健身的人群并不比往常少。

    记者在石家庄石门公园看到,一群中老年人在公园中心广场跳健身操;在一片绿地中央,还有一些人在练打太极拳;公园羊肠小道上,许多人在慢跑。公园大门右侧的健身路径上,也被来健身的人群占满。一位来自青园小区的大爷告诉记者,他62岁了,只要不是恶劣天气,每天早晨都坚持来公园跑步,已经坚持有4年,即使大年初一也会按时来跑步。一位小朋友则告诉记者,她平时早晨很少早起锻炼,今天鞭炮声把自己早早吵醒,就跟随爸爸一起来公园健身。

    在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场内,一群大学生模样的人正围绕跑道跑得大汗淋漓。其中一位姓丁的同学告诉记者,他今年大三,家是湖南的,今年寒假留在石家庄打工,并没有回家,除夕夜学校工作人员送了饺子,休息得早,所以今天起得也早,就跟留守学校的几名同学一起来体育场锻炼,“我们希望用这种充满朝气的方式迎接新年,”小丁说。

    记者从石家庄市体育局了解到,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到来,石家庄市今年将举办一系列“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群众体育系列活动,掀起全民健身热潮。大年初一早晨由群众自发掀起的这股健身热,给石家庄市全民健身活动开了一个好头。

    “给点儿阳光就灿烂”——贵阳人喜迎鼠年第一缕阳光

    新华社贵阳2月7日电(记者 张月琳)遭受过冰雪的阴冷袭击,才倍感阳光的温暖可贵。大年初一,贵阳放晴,人们纷纷携家带口走上街头,享受鼠年这第一缕阳光。

    在云岩区烟花爆竹经营点第289销售点,市民张明正带着女儿购买烟花。“我和女儿刚刚去亲戚家拜年。天气晴朗,心情也开朗!”他扬了扬手中的魔术弹,笑着问女儿:“我们再买点儿鞭炮,把坏天气吓走好不好?”

    市民杨兴抱着一人多高的毛绒玩具走在大街上,非常引人注目。“我和我妹逛商场,这是她买的。”他一边解释,一边指了指提着大包小包的妹妹。前段时间杨兴的妹妹一直很忙,没有时间逛商场。“今天天气好,非要我陪着一起逛,你看,买的东西都快拿不动了!”

    “天气好,更重要的是心情好!”在人头攒动的贵阳黔灵公园大门口,记者见到和家人出来游玩的退休教师张成德。雪凝灾害期间,他一直很关注灾区人民的生活情况。

    “前两天看新闻,大多数地方已经来电了,即使没来电,我看政府也想了很多办法。”张成德相信,政府会安排好灾区人民的节日生活,所以他的心情特别好。“本来没有大年初一爬黔灵山的习惯,但看着这么好的天,一定要出来走走。”

 
 
 相关链接
· 各高校全力保障滞留学生生活 保师生平安过春节
· 湖南:留校过春节的大学生每人补助120元
· 湖南:留校过春节的大学生每人可获财政补助120元
· 浙江宁波:企业鼓励外来务工者在当地过春节
· 浙江妥善安置滞留旅客 动员民工留在当地过春节
· 武汉:网上过春节别有风味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