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郴州2月7日电(记者 侯严峰、苏晓洲、李柯勇)地处南岭与罗霄山脉交错、长江与珠江水系分流地带的湖南省郴州市,冬季短促而温润,是典型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从1月13日开始,北方强冷空气在此搅动西南暖湿气流,激荡回旋,形成的暴风雪和冰冻摧城拔寨,用几天时间就毁灭了几十年来建立起的郴州电网。郴州电网一度被迫脱离了湖南电网,“孤网”运行不到3天,地方电站与电网之间的联系也被冻断,郴州11个县(市、区)、500万人口多数陷入了沉沉黑暗,持续时间多数超过8天。

郴州市街道的变压器上挂满了冰雪(2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树根 摄
从电网出现结冰开始,国家电网郴州电业局就全力自救。随后,国家电网以湖南省电力公司为主,又从河南、山东、吉林、江苏等地调集重兵,在人民解放军多军兵种指战员的配合下,拯救电网“孤城”郴州。最终形成了一场有1.27万人爬冰卧雪、数以千计设备和车辆参战的中国电力建设史上最大规模的抗冰救电会战。
2月6日零时25分,郴州电网与湖南电网主网联络的一条220千伏线路打通,郴州电网与湖南主网联通,零星城区开始逐步恢复供电。到7日凌晨,郴州城区已经僵死多日的560个变压器被激活了500个,郴州主城区有越来越多的社区和部分县城,重现万家灯火。
敲冰保网 体力、意志力都达到了极限
“郴州发生的冰冻灾情,属于世界罕见,在我国江南地区为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在一次灾情分析会上,中国减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史培军教授如是说。
“1月13日,部分电网开始出现结冰现象。”郴州电业局局长易泽茂说,按照技术规程,他们采用制造人为短路,使电线升温的办法去掉覆冰,初期也还能奏效。常年难见雪花的郴州市民,发现电线上出现冰凌,还掏出手机拍照留念。
从13日至27日,电网冰情骤然升级,雨、雪、冻雨和寒风中的潮湿空气都在电线、塔杆上形成结冰,输电线路和杆塔上面的冰层越裹越厚。记者在郴州看到,电线被冻成胳膊粗的“长棍”,绝缘瓷瓶上结出了足球大的“冰球”,变电站瓷套被冻成大冰柱,几乎所有绝缘设备因冻失效,变电站里因短路发出的蓝光令人触目惊心。
郴州电业局生产技术部工程师张金春说,郴州电业局此时只能采取最原始的人工除冰方法,派人上线、爬杆敲冰。
易泽茂说起“敲冰”保电,每每伤心落泪。由于冰冻严重,上山维护电网的小路已经断绝,电力工人只能在“冰山”上艰难爬行。到达工作现场,很多人连续工作时间长达30多个小时,体力、意志力都达到了极限。1月29日下午,在连续完成4个故障点修复工作后,郴州电业局技术骨干曹响林过于疲惫,突发心肌梗塞,在110千伏“塘高线”10号铁塔上殉职。

湖南省长周强在郴州市小东江水电站指挥电网抢修。湖南日报 刘尚文 摄
拚着性命“抢” “孤网”没有免于崩溃
由于铁塔、电杆覆冰过厚,很多已经不堪重负,稍微改变平衡或者增加重量,就很容易倒塌。
1月27日之后,在郴州派电力工人上塔,人身安全已没有保证。1月28日下午,郴州市嘉禾县供电公司工人肖建华在输电杆灯架处处理断线接头时,承受巨大冰雪压力的电线杆在一声巨响后折断,肖建华随之摔落到雪地之中,在送往医院途中,光荣殉职。
在派出全部巡线、抢修工人后,易泽茂手中已经无兵可调。在此情况下,他只能将机关干部组织起来,上一线参加抢险。连郴州电业局党委书记单卫也必须重操旧业,带着司机上山抢险,在作业过程中,单卫的腿被竹签扎伤。
在山区抢险,暴风雪夹着浓雾,天地周遭,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
1月30日,郴州电业局三名中层干部组成的抢险队,清晨上山,很快就迷了路,直到当晚11时才获救。在此期间,3人只能靠脱掉外衣燃起篝火取暖,才避免在获救前冻死。还有不少抢险队员,被从塔顶掉落的冰块砸伤。最严重的,被大冰块砸得昏迷数小时后,才被同伴发现并从冰窝子里救出来。
即便是拚着性命敲冰保网,但垮塌的杆塔越来越多,电线被冻结、收缩后拉断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郴州电网几乎所有110千伏以上线路、变电站都出现了险情,在郴州电业局调度指挥中心,登记在册的事故项目多如牛毛,一夕数百警,灾情发展令所有人目瞪口呆。
1月27日,郴州电网与湖南主网所有联系通道断绝,郴州电网由此成为“孤网”,供电负荷从70万千瓦掉到20万千瓦。
1月30日晚,郴州“孤网”与东江电厂等电源点之间的联系断绝,郴州城一团漆黑,区域电网宣告崩溃。
“我们付出了巨大努力、血和生命的代价,但没有效果。”易泽茂有些不堪回首。
会战救“孤城”——人与“冰魔”反复角力

2月4日,湖南郴州苏仙区农民欧阳年林(右)在查看被冰雪压断的果木枝。他家的28亩果木林在冰雪灾害中全部受损。1月13日以来,湖南郴州地区遭遇50年来最严重的冰雪灾害,郴州农业损失严重。据来自郴州市政府的消息,此次冰冻天气导致郴州农作物受灾面积14.83万公顷。 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 摄
郴州“孤网”崩溃后,国家电网和湖南省电力公司迅速作出了反应。湖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李维建说,郴州电网不支时,湖南电网骨干网络同样灾情严重,长沙也岌岌可危。但即便如此,他们仍派出了湖南省水电安装公司大批施工、技术人员星夜驰援郴州。随后,湖南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杨新法、副总工程师戴庆华等电力抢险调度专家组成指挥机构,进驻郴州抢险现场。以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为首的“国网”领导班子,也分赴郴州现场指导救电。
第一批援军加入后,保网信心大增的抢险队伍,首先谋划打通郴州至装机容量6万千瓦的“小东江”水电站。经过连续30多个小时奋战,这一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旋即,冰灾再度加剧。
“1日晚上9时打通小东江后,部分城区供上了电。但只维持了不到2个钟头。”易泽茂说,这一回合,抢险工作功败垂成。
此后,郴州不断传来可能打通对外联络通道的好消息,但不是刚修好的线路出现新的倒塔倒杆,就是线路“多米诺骨牌效应”式的险情,使抢险功亏一篑。
关键时刻,国家电网统筹协调的机制发挥出了重大作用。国家电网公司外联部副主任尹积军说,国家电网向郴州调集了300多台350千瓦/台的发电车和柴油机,使郴州国家直属粮库、郴州市儿童医院、郴电国际调度指挥中心、黄沙坪矿等单位,都得以靠这些发电车维持运转。在发电车到位后,郴州市自来水公司很快开始恢复运转,多数城区,恢复了有限度的供水。为了使自来水能够多上几层居民楼,上海电力公司援助的1000千瓦大型发电车,也赶到了郴州。
但最终将电网“孤城”郴州抢救出来的,还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力抢修大军。其中来自河南省队伍占外省“援军”总数的1/3强,有600多人,携带来的设备和车辆多达200多台。杨新法说,河南电力抢险队伍承担的任务是恢复两条郴州电网对外220千伏主通道,这两条通道,施工环境恶劣,线路千疮百孔,是郴州电网恢复攻坚战的最大难点。
记者不止一次地在城前岭变电站、王仙岭等地看到河南电力抢修队伍的身影。抢险队成员张长聚告诉记者,他们分别来自河南省电力建设公司和南阳供电局。
这支队伍首批200多人驱车1200多公里,长途跋涉到郴州时已经是下午5时。没有下车吃晚饭,就马不停蹄地直奔抢险现场。是夜,雨雪交加,全体抢险队员因为没有来得及配雨衣,人人浑身淋得透湿,坚持工作了一通宵。
在郴州电网抢险救援现场,来自解放军多军兵种的抢险队员们格外引人注目。杨新法说,部队指战员们的加入,对郴州抗冰保电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记者在城前岭变电站附近一处工地看到,来自解放军某部的指战员们,为把1吨重的水泥电杆抬上山,先从坚冰覆盖的山梁上开出一条路,24人抬一根杆,喊着号子往山上挪。在这支队伍中,很多指战员熟悉变压器安装和线路连接,一上来就能投入抢修,国家电网的专业技术人员见了,都打心底里认为部队官兵不仅能吃苦,还特别能战斗。
2月6日零时25分,终于打通了郴州电网与湖南电网主网联络的龙塘~塘溪~城前岭220千伏线路,郴州电网与湖南主网联通,城区开始恢复供电。
一家不“圆”——是为了万家团圆
来自耒阳电厂等电源支撑点的近6万千瓦电力,很快沿着刚刚打通的通道被送到了城前岭变电站。但到6日凌晨,郴州市内却只带动了区区2千千瓦负荷。原来,由于郴州城区电力配套网络受冰灾破坏,电到了城下,却进不了居民家。
眼看着除夕夜将近,电力抢险指挥部发出了动员令:一定要争取在除夕夜保障郴州城区大多数居民能用上电!
大年三十这天,上千电力工人被派到了郴州主城区的各个社区,修复配套低压输电网络。这100多支队伍,连早饭都没有顾得上吃就出发了。当夜,抢险队员们的年夜饭要么是几片饼干或者干吃的方便面,要么就是一盒凉了的盒饭。
郴州有关部门在这天也曾为来自外省和部队的抢险队员备下年饭,但到了“饭点”,主人却被告知抢险队员们还在施工,撤不下来。
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一,一支队伍在寒夜中被派了出去。为了确保20多公里长、刚刚打通的连接湖南主网通道不再出现险情,这些人受命2人守护四个铁塔,每一班要站24小时。荒郊野外、冰天雪地,没有任何取暖设备,冻得厉害了,只能在自己守护的铁塔之间慢跑来暖暖身子。
入夜,郴州的街头开始有街区恢复供电,到晚上11时后,大片城区被点亮。很多市民吹灭蜡烛,打开尘封多日的电视机。更多的人则冲出家门,向城市最亮的地方聚集,放鞭炮,素不相识的人也相互握手甚至拥抱,同声欢呼:“来电了呵!来电了!!”
在这一刻,在王仙岭抢险工地,一位河南电力抢险队员抽空从沾满泥水的工作服里掏出手机,给老父亲打电话拜年。“让郴州老百姓过年能用上电是我最好的新年礼物。”
这位电力工人不肯说出自己的名字。
“我们一家不团圆,但能让成千上万家团圆,过个温暖、亮堂的春节,我感到很光荣!很幸福!”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