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实现网络在线实时报告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2月09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记者吕诺)记者日前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获悉,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已覆盖全国31个省份、200多个地市县,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已实现了网络在线实时报告。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近年来,我国通过加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应急制度建设,不断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的覆盖率和运行质量,增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预警和处置能力,有效控制了多起药害事件的蔓延。同时,促进了药品安全监管措施和手段的创新,促进了药品安全责任的落实。

    200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制定发布了《药品安全性紧急事件处理工作程序》,规范了应急处置的相关程序。在对“广东佰易”“上海华联”等16起群体不良事件处置中,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再评价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控制事态发展,避免更多人员受到伤害。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强化日常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高不良反应报告和信息的质量和可利用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正在逐步向药物警戒发展,监测范围不断扩大。药品不良事件的病例报告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一些突发、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可在第一时间报告到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

    通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再评价,我国对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药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如:修改了加替沙星、头孢曲松钠、奥司他伟等品种的药品说明书;暂停了替加色罗、培高利特、抑肽酶等品种的销售和使用等,有效控制了药品安全风险。

    据了解,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正在探索建立不良反应监测长效机制,通过对监测中发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为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和监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奠定基础。 

全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要求重点抓好六项工作

    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2008年1月3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食品药品监管和廉政建设工作经验,研究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思路,部署2008年工作。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邵明立在会上作工作报告。

中央财政对食品药品监管最近两年投入资金37亿元

    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记者 吕诺)记者从此间举行的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获悉,2006、2007两年,中央对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的投入达到37亿元,为历史最高水平,是1998年至2005年总投入的1.3倍。

    近年来,我国对食品药品监管投入大幅增加,监管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实施成效显著。地方项目全面推进,完成中西部地区24个省(区、市)项目实施方案审批工作,累计安排建设资金16亿元,改善了地方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的办公用房、执法装备条件;中央项目可研编制和审批加快,中西部地区药检所仪器设备配备、国家口岸药检所改造、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国家医疗器械检测中心改造、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迁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相关链接
· 我国将加快建立健全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长效机制
· 食品药品监管局:履行监管职责 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 食品药品监管局:春节期间对生物制品照常批签发
· 食品药品监管局发通知要求加强中药饮片生产监管
· 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化学药品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