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2月10日电(成新平 郑海青)经过抗灾抢险人员2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冰冻灾害重灾区的湖南衡阳水来了、电通了、路畅了,灾区人慰问前来支援的电力职工,关心留守儿童,处处充满浓浓的年味。
除夕夜,在南岳衡山参与电力抢修的400余名河南电力职工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他们刚刚从抢修现场返回,就被热情的南岳人民请到了一起。热气腾腾的饺子,色香味美的菜肴,让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席间,他们自娱自乐,表演了“三句半”、河南梆子等极具地方特色的节目,还进行了吃辣椒比赛。
河南送变电公司职工刘晖恰逢32岁生日,他笑称自己是第一次在外地过生日。他说:“湖南有困难,我能做一点点小贡献,感到非常荣幸,我这个生日也过得有意义!”
大年初三,在衡阳市雨母山敬老院,前来送粮食、棉被的货车使这里显得暖意浓浓。住在敬老院的19位五保老人三五成群,围坐在红红的火炉边或聊天、或看报、或下棋……年近六旬的谭华骏说:“遭了这么大的冰冻灾害,要是在旧社会得冻死饿死多少人呀!现在衣食无忧,要感谢政府啊。”
今年冬天,衡阳的冰冻灾害持续时间长、受灾面积大、受灾人口多。为了让困难群众过好春节,衡阳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民政部门共筹措资金1.3亿元,用于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受灾群众临时生活救济,并在春节前把救灾款和救灾大米、棉衣、棉被送到受灾群众手中,保证他们有饭吃、有衣穿。
除夕夜,衡山县白泥村12名留守儿童聚在村支书范谦元家品尝着丰盛的年夜大餐,这12名儿童的父母都在沿海打工,由于冰封雪阻,无法回家过年。受冰灾影响,村里已经停电十多天了,让人高兴的是,就在开饭前半个小时,村里来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