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重庆市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并实现城乡全面覆盖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2月1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重庆2月10日电(记者郭立)重庆市健全救助体系,完善救助办法,创新救助手段,救助效果明显增强,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全市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并实现城乡全面覆盖。

    重庆市相继于2007年5月底前出台了农村低保实施办法。全市39个有农业人口的区县都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年保障标准分别为700元/人至1400元/人。2007年,全市农村低保共保障32.31万户、71.85万人,年支出低保金1.89亿元,年人平均保障标准791元。农村低保制度的全面建立,标志着全市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基本建成。

    城市低保针对物价上涨因素和一般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2007年8月起,重庆市连续4次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临时补助标准,由最初的每人每月6元,提高到现在的每人每月35元(分类救助每人每月40元)。截至2007年12月,全市有40.7万户、83.3万人享受城市低保,占非农业人口的9.86%,共发放低保金10.4亿元。

    各区县相继建立起了“日常医疗救助、大病医疗救助和临时医疗救助相结合,医疗救助和医疗保险相衔接,政府救助与社会互助联动”的医疗救助模式。2007年,全市共救助城乡困难群众150.88万人次,救助人次是上年同期的3.14倍;支出救助资金1.32亿元,支出金额是上年同期的3.99倍。

    重庆市还通过推进专项救助,保障水平明显增强。全市采取租金补贴和租金核减等方式,共对10685户“双困”家庭实施廉租住房保障,提前实现了对主城辖区内人均居住面积6平方米以下低保家庭的廉租住房保障全覆盖。重庆市投入近3000万元,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8454件,为29.1万困难群众提供法律帮助,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应援尽援”目标,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困难群体的利益。截至2007年底,全市39个新农合区县参合农民已达1695.6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总数的71.9%,筹集农民个人参合资金16996.43万元。通过广泛开展免费再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就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全市指导和帮助下岗失业人员16.7万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以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和对城乡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就读中职学校为重点,共投入12亿元,帮助全市350万学生完成学业。 

 
 
 相关链接
· 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基本民生
· 李学举:我国全面建立覆盖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体系
· 各级财政大力支持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建设
· 江西今年社会救助工作将逐步实现网络数据化管理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