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有史以来航天器发射的高峰年,将进行神舟七号飞船等10多个航天器的发射飞行任务。神舟七号飞船将突破宇航员出舱活动的重大关键技术,为下一步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和空间站的建设奠定技术基础。这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杨保华在日前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空间技术论坛上透露的。
据介绍,2008年我国除发射神舟七号飞船外,还要发射环境一号A星和B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委内瑞拉通信卫星等10多个航天器。环境一号A星和B星以及预计2009年发射的C星将构成我国第一个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对全国环境与灾害的状况进行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的动态监测与预报。
杨保华说,近年来我国航天器研制能力明显提高,航天器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巩固提高,使用寿命也大幅提高。
未来5年至10年内,我国将建立多种功能和多种轨道,由多种卫星系统组成的空间基础设施,与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形成完善、连续、长期稳定运行的天地一体化网络系统。除此之外,还根据我国载人航天二期工程任务,建成短期有人照料、长期在轨自主飞行的空间实验室,开展载人航天工程后续工作;完成我国月球探测二期工程任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开展月球探测三期工程的前期研究。
第二届中国空间技术论坛是为庆祝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40周年而举办的中国空间技术领域高层论坛,共有28位两院院士,以及众多著名专家、学者共同总结和回顾了中国空间技术4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重点围绕中国空间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性、前沿性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记者蒋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