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气象局今天召开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研讨会上,气象专家对建立10—30天延伸预报业务、实现天气预报“无缝隙”,进行了探讨。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说,在抗御这场灾害中,各级气象部门密切配合,全力做好低温雨雪冰冻监测、预报、预警等服务工作,圆满完成了气象预报服务任务,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就目前天气预报水平和能力来看,超过一个星期以后的天气预报难度极大。在这场灾害发生之初,气象部门没有预料到这场罕见的灾害性天气持续时间超过20天,也没有对这场灾害给交通运输、电力、农业生产等造成重大影响做出预评估。
据了解,我国气象部门已经开展了10天之内的天气趋势预报业务,但对10—30天范围内的天气预报,还是一个“盲点”。
大气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秀骥说,有专家根据大气混沌理论,认为数值天气预报最长时效为15天,目前还没有突破这一时效。怎么解决10天以后的预报,确实是非常难的问题,需要科技界大力攻关。(记者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