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文化市场有序繁荣:文化部2008年抓好5件事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记者 周玮 璩静)加强网络文化市场建设与管理,促进音像、演出娱乐、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积极发展网络、游戏、动漫、流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文化部23日公布的“2008年文化工作要点”中,“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成为重要内容。
23日在京举行的全国文化厅局长会上,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于幼军说,促进文化市场有序繁荣,2008年抓好5件事。一是加快制定《艺术品经营管理条例》,根据文化市场的新发展,做好其他文化市场管理法规的修订工作。二是加强文化市场执法制度建设,建立大案要案报告、督办、通报制度和管理系统,加强对文化执法工作的监督。三是推进文化市场技术监管平台建设,在网吧、娱乐场所以及演出场所建立技术监管系统。四是以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对各类文化市场的日常监管。同时,做好娱乐场所、演出场所、音像分销、网吧场所的结构调整。继续推广音像、网吧连锁经营,创新音像数字发行业态,促进网络音像产业的发展。五是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扶持健康向上的民族原创网络音乐产品的创作和传播;制定网络游戏内容和运营管理办法;开展网络文化经营单位的清理整顿。
于幼军表示,要进一步落实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和投融资政策为重点的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推动演艺、音像、娱乐、艺术品等传统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骨干作用,引导扶持民营文化企业健康发展,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骨干文化企业、企业集团和战略投资者。推动文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文化产业交易平台和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拓宽文化企业投融资渠道。
文化部抓紧规划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记者周玮、璩静)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于幼军23日在京举行的全国文化厅局长会上表示,2008年文化部将抓紧规划并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国家、省、市、县、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农村行政村6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落实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政策,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于幼军说,6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重点是贫困山区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保障机制,重点是县、乡镇和村级公共文化机构的人员保障和经费保障,确保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正常运转,经常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
“抓好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不断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协调推动各级政府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部制定的“2008年文化工作要点”明确,继续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完成2008年县级支中心、乡村基层服务点建设任务;继续实施流动舞台车工程、送书下乡工程。完善图书馆、文化馆评估定级机制,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考评体系。鼓励社会力量以兴办实体、捐赠、赞助、免费提供设施等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要统筹兼顾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关注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民、农民工、残疾人、低保家庭等社会成员的文化生活,采用政府购买、补贴等方式向基层、低收入和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文化服务,推进国有博物馆、革命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支持国有艺术院团、影剧院每年安排一定场次主要面向低收入居民的低价演出和放映,满足他们的基本文化需求。”于幼军说。

2007年文化事业国家财政投入13亿多元 5方面成效明显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记者周玮 璩静)2007年文化事业国家财政拨款投入13亿多元,为历年之最;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在全国534个乡镇开始试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总量已达65TB;积极扶持国产原创动漫产品,国产网络游戏产品以64.8%的国内市场份额超过国外网络游戏产品……回顾2007年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于幼军23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文化厅局长会上表示,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五方面明显成效。 >>详细阅读
于幼军:对转企改制的原国有艺术院团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记者周玮、璩静)“各级政府对转企改制的原国有艺术院团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扶上马,送一程’,财政拨款支持不减反增,主要是改变财政投入方式,从过去的‘人头费’拨款转为购买演出服务、支持艺术创作以及对推出优秀作品、提供优质服务的奖励。”23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文化厅局长会上,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于幼军在谈到2008年文化系统体制改革时表示。
于幼军说,要紧紧抓住增强活力、改善服务这一重点,深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和机制创新;牢牢把握重塑市场主体这一关键环节,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体制创新。
于幼军说,2008年文化系统体制改革要在三方面取得进展:一是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思路,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艺术院团的改革。研究制定全国艺术院团改革的指导意见推进改革。中直艺术院团重点深化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引进竞争机制和淘汰机制,探索将院团内部演出经营、舞台美术、剧场等可经营的部分剥离转制为企业。同一城市内省、市重复设置的相同艺术品种的院团,应进行整合兼并。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经常下基层为农牧民群众演出的艺术院团,可经评估选定部分作为重点保护支持的院团,继续实行事业体制。
二是深化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重点是人事分配制度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推行合同聘用制、人事代理制、岗位管理制和绩效工资制,建立绩效考评体系。公益性文化单位要优化组织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完善激励机制,创新服务方式,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社会。
三是要推动改革配套政策的完善。重点是推进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社会保障政策,支持转企单位发展的财税政策,适应文化行业特殊工种特点的退休政策,引导社会力量支持文化事业的政策等。
“这几年各地在推进改革的实践中创造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办法,有的地方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希望各地文化部门在十七大精神指引下继续解放思想,从当地实际出发,研究制定本地区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于幼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