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2月29日电(记者 陈建华、陈春园、沈洋)一场50年不遇的严重雨雪冰冻灾害:从城市到乡村,断电、停水、交通阻塞、物价上涨……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受到全面影响。
一个中国电力史上的奇迹:从电网几近瘫痪,到全面恢复到灾前水平,仅仅用了20多天时间。
在“抗冰灾保供电”的号角声中,从北国到南疆、从电力工人到人民子弟兵,数十万人聚集在赣鄱大地,用热血和汗水,忠诚与奉献,谱写了一曲众志成城的抗灾歌。
(一)
从1月12日始,连续四次大范围灾害性冰雪天气侵袭江西。
无数条输电电缆变成硕大如筒的冰柱,在寒风中摇曳、断落;数以万计的铁塔电杆不堪冰雪重负,压弯、倒塌……电网受损范围迅速蔓延,电力供应出现红色预警信号:
江西电网先后5次与华中主网解列,省内电网一度解列成三片运行;全省80%的城乡地区相继出现大面积停电,其中45个县城和806个乡镇遭遇全停电事故;江西赣州,从2月1日至2月7日,连续7天处于“孤网运行”状态,仅靠当地小水电维持用电,用电缺口高达90%;
电,是现代社会运行的血液。没有电,机器停止运转,列车无法开行,光明远离人群,严寒如影随形……
因为停电,江西全省90%的工业企业一度被迫停产;
因为停电,江西东乡县3万多头生猪被冻死,鄱阳湖县仅一个养鸡场就冻死14万羽肉鸡;
因为停电,平时仅需几毛钱一支的蜡烛,在江西抚州市竟卖到10元钱一支,各类发电机被抢购一空……
萍乡告急!抚州告急!赣州告急!江西全省告急!
(二)
由于江西境内抢修点大多处于深山之中,最高的海拔达1400多米,大规模机械化搬运工具难以派上用场,抢修工作遇到了重大困难。灾情如火,冰雪如令。
江西省迅速启动抗灾保电应急预案。江西省政府、省军区和省电力公司火速成立的三个抗灾应急指挥部协同作战,江西省委、省政府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省人民做出了郑重承诺:力争2月底、确保3月6日前全省实现正常供电。
恢复供电、抢修输变电线路,成为江西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工电塔材料、抢运塔材上山、抢修主网电塔、恢复农村电网四场硬仗在江西全省上下随即展开。
在江西人民最困难的时候,在江西抗灾保电的关键时刻,全国人民又一次伸出了援助之手:
——电网抢修遭遇材料短缺。江苏、浙江、安徽等兄弟省份不断督促生产、协调运输,2月14日前把江西灾区所需的5000多吨电力器材全部生产完毕,并按时发货;
——电网修复原材料设备运输受阻。南昌铁路局做到“有请必装,有车必让”,为电力器材运输开足“绿灯”。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短短一周内三次赴赣亲自调度,确保了从山东省紧急调运的5.4万根水泥电杆快速运抵灾区;
——电网修复专业人员不足。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坐镇江西;2月2日起,国家电网公司迅速抽调陕西、辽宁、湖北、宁夏等电力公司和武警水电二总队逾7000名送变电专业抢修人员支援江西,并从全国紧急调运抢险急需物资入赣;
——电网修复人力短缺。南京军区1.2万名官兵千里驰援,35小时内赶赴江西7个设区市的电力抢修现场;二炮、武警、预备役的万余名指战员瞬间出现在一座座山头。
(三)
电力早一天恢复畅通,人们的生产生活就早一天恢复正常。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也是全省人民的期盼。
一场抗灾保电的战役,在16.9万平方公里的赣鄱大地上打响;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又一次在这片红土地上奏响。
在井冈山麓220千伏万潭线抢修点,山坡最陡处达70多度。明知山高路陡极易坠崖,官兵们硬是靠肩扛手抬,连续奋战6天5夜,将200多吨的修复器材搬上了海拔800多米的山顶作业点。
在赣南山区定南县,电力职工陈勇、刘德江、陈凡3人在电网抢修现场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火线入党。
在红都瑞金,老乡杀了自家养的老母鸡送到工地;在资溪县,84岁的许春莲家,炉火从部队到的那天起就没有熄过,她已记不清为官兵们熬了多少碗热腾腾的姜汤。
江西丰城市农电工人江玉新,2月3日下午在张巷镇抢修10千伏草溪线断线时,被倒塌的电线杆压住不幸殉职,年仅39岁。1月22日张巷镇停电以来,江玉新在抢修工地每天连续工作超过13个小时。
一个个血肉身躯因为过度疲劳而累倒,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红土地的丰碑上。
(四)
2月4日,江西电网预警由“红”转“黄”;
2月11日,全省城乡用电情况基本恢复正常;
2月13日,全省因冰灾停电的乡镇全部实现了通电……
2月19日,全省县级电网均恢复与江西主电网相连。
2月29日,江西宣布全面修复受损电网,比计划提前22天完成。
据江西省电力公司介绍,以江西电网的毁损状况,如果仅靠江西电力部门现有人力物力和技术条件,按正常施工进度,至少需要半年时间才可完全恢复到灾前水平。但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协作和支援下,江西仅用20天时间就实现了目标。
2008年初春的记忆有寒冷也有温暖。经历雪灾,无数人暂时受阻受冻,财产遭遇损失;经历抗灾,我们见证了蕴藏在整个国家和人民中间无比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