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记者 于文静)入冬以来,我国南方大部省份遭遇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北方大部地区降水偏少、干旱持续发展,农业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形势严峻,中国气象局近日进行系列工作部署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2月20日,中国气象局召开会议向全国各级气象部门传达全国农业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各级气象部门重点做好五项工作:
一是认真做好春季气候趋势预测和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的中短期预报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农业气象专题信息服务;二是密切监视灾区气象条件的变化,做好不利气象条件对灾区灾后重建和农业生产恢复的影响评估分析;三是加强北方地区干旱气象监测预警服务,抓住有利时机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并做好森林草原火险监测和预报预警服务工作;四是各级气象部门要完善农业气象灾害评估系统,强化气象灾害对农业影响的定量评估,为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做好气象服务;五是进一步加强各级气象部门与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的合作。
2月22日,中国气象局召开北方地区干旱监测预警电视电话会商会,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专家对当前北方干旱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会商,形成《重大气象信息专报》上报党中央国务院。
此外,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农业气象专家近日分赴江苏、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西、广西、贵州8个受灾严重的省份进行灾害损失调查,并为受灾地区提供农业咨询。
同时,各省(区、市)气象局迅速贯彻落实全国农业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当地实际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做好农业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气象服务。浙江省气象局派出五个小组深入市县乡镇农林生产第一线,提出针对蔬菜、茶叶、水果、畜禽、竹林、水产养殖等农林业生产的40余条防寒抗冻措施;江西省气象局立足气象部门技术优势为新兴产业、农产品基地和养殖场的灾后重建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