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制度 解决突出问题——各地各部门农民工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记者孙玉波)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改变了我国传统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布局,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各种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劳动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近日谈到,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着力解决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建立长效机制,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农民工工资拖欠现象得到明显遏制,工资水平逐步提高。各地各部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联合执法、集中整治和日常督查等措施,共清理补发农民工工资430多亿元。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区市以建筑行业为重点建立了工资保证金制度和工资支付监控制度。
二是农民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不断拓展,劳动执法监察得到加强。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了“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国范围内以乡村小砖窑、小煤窑、小矿山、小作坊为重点,开展了“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的专项行动,对拐骗民工、强迫劳动、使用童工等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查处。
三是农民外出务工就业环境明显改善,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逐步实行。各地在每年春节后开展以帮助进城求职农民找工作为主题的“春风行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全部向农村劳动者开放,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同时,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秩序的清理整顿,严厉打击“黑职介”。两年来,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共为2600多万农民工提供了免费就业服务,取缔“黑职介”1.24万户。
四是多渠道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农民工技能素质不断提高。劳动保障、教育、农业、科技、扶贫、共青团等部门广泛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全国乡镇企业蓝色证书培训工程、星火计划、雨露计划、“千校百万”进城务工青年培训计划等农民工培训项目,共培训农民工6000多万人次,促进了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的普遍提高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五是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条件逐步改善,安全培训广泛开展。各地各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了上百项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和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不断加大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预防控制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了煤矿、非煤矿山等高危行业农民工职业安全培训。近年来,通过以上措施,全国安全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六是农民工参加工伤和大病医疗保险人数快速增长,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工伤保险连续两年实施了以推进矿山、建筑等高风险行业农民工参保为主要内容的“平安计划”。商贸、餐饮、住宿等服务行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试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07年,全国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人数为3131万人。
七是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制度逐步落实,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状况得到改善。各地把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增加经费投入,加强规范管理。全国妇联等13个有关部门组成专题工作组,围绕解决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突出问题,指导各地组织开展“共享蓝天——全国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大行动”。目前,全国已命名了1000所留守流动儿童示范家长学校,湖北、云南、黑龙江等省建立了留守儿童托管中心,四川、江苏等10多个地方推出了代理家长关爱活动,大大改善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生活环境和教育状况。
八是农民工居住环境逐步改善,疾病防控等公共服务工作不断加强。各地加大“城中村”环境整治工作力度,并将“城中村”整治改造与解决农民工的居住需求结合起来,指导各地多渠道提供农民工居住场所,不断完善农民工房屋租赁管理服务体系。各地普遍加大了公共卫生经费投入,进一步完善了特定传染病的救助政策,加强了农民工传染病疫情的报告、调查和处置工作。
各级政府还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农村和中西部转移。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扩大到8000多万人。同时,各地积极开展农民工文化活动,农民工合法权益正在得到有效的保护。
劳动保障部:进一步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记者孙玉波)记者3日从劳动保障部获悉,劳动保障部将以预防新欠为重点,进一步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和偏低的问题。
劳动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说,在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上,总的要求是清理旧欠与预防新欠并重,在清理旧欠的同时,防止新欠。要制定和落实《关于建立健全工资保证金制度的意见》,进一步拓展工资保证金范围,加大拖欠工资案件的查处力度。在农民工流动性大、季节性强、签约时间短的建筑、矿山、餐饮服务等行业都要建立工资保证金制度。
对发生过欠薪的企业,要探索建立工资保证金的强有力约束:凡发生一次拖欠工资的,要有三年的工资保证金约束期;再次发生的,要有五年的工资保证金约束期;还出现拖欠的,则要有无固定期限的工资保证金约束期。
这位负责人表示,力争使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大幅下降,今年东部地区要基本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今明两年,在中部地区也要基本解决拖欠问题;通过今后三年努力,使全国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各地要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和银行卡服务,对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进行监控。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在农民工维权中的作用。同时,在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和制定实施企业工资合理增长指导意见的过程中,鼓励向使用农民工较多的一线岗位倾斜,推动农民工工资水平合理增长。加大拖欠工资案件的查处力度,对情节严重的恶意拖欠,依法责令停业整顿、降低或取消资质、直至吊销营业执照、向社会公开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