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代表呼吁加强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
新华社华盛顿3月4日电(记者张忠霞)中国代表在4日开幕的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上呼吁,各国应切实加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加快推进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
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在大会开幕致辞中说,目前各国正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多边和双边可再生能源合作。但从全世界范围看,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总消费中的比例还很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在市场、技术和资金等方面还面临很多问题。
张晓强说,为了加强国际合作,各国首先应制订既符合世界持续发展需要又适合各自国家和地区实际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保证本国和本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稳步提高,从而实现全世界范围内的比例逐步提高。另外,应考虑研究承担可再生能源目标义务的新政策框架,例如是否可以对能源生产和供应企业、特别是占有世界重要能源资源的大公司提出可再生能源配额要求。
其次,各国应建立共同支持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的新机制。发达国家可以发挥资金、技术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可以发挥资源、市场的优势,建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支持、企业联合、成果共享、协同推广、互惠互利”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新模式。
人才和产业体系是大规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基础条件。张晓强为此呼吁,应加快发展中国家的可再生能源人才培养和产业体系建设,联合国相关机构、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应协调和支持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制订和普及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品的标准,建立产品和技术的检测、认证和监管体系,提高其技术质量监督水平。
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交流讨论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
新华社华盛顿3月4日电(记者张忠霞)2008年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4日在华盛顿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各界代表将在会上进行交流和讨论,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内格罗蓬特在开幕致辞中说,国际社会当务之急是要制订切实的发展政策、激励机制和国际合作框架,真正实现让可再生能源造福人类。他说,国际社会正应对三大挑战:为将来经济发展供应足够的能源;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促进未来数十年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助于应对这些挑战。
应邀在开幕式上致辞的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说,近年来,世界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价格显著上涨,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利用成为各国高度关注的问题。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加强能源安全、推动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措施之一。
在传统能源面临储量、价格和温室气体排放等多方面压力的情况下,可再生能源近年来正加速发展。根据本次大会发布的材料,乙醇和生物柴油是目前增长最快的可再生燃料;风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可再生能源,2007年全球风力发电新装机容量超过2万兆瓦;太阳能、地热能等也随着技术的成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但可再生能源要成为主流消费能源仍需时日。例如,各国仍在探索有关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可再生能源生产仍未形成较大的商业规模,成本竞争力较传统能源尚逊一筹,推广可再生能源所需的运输、销售等基础网络还处于起步阶段。
本次大会为期3天,期间举行的部长级磋商会谈将重点讨论刺激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模式和税收激励措施等。产业界人士将以成功的实践为例,探寻如何把握可再生能源商机。
这是迄今举办的第三次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04年在德国波恩举行,国际社会首次达成共识,认为应共同行动发展可再生能源。第二次会议于2005年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北京宣言》,进一步深化和扩大了各国对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