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记者 董峻)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11日发布的《2007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截至目前,我国人工林已占到世界人工林面积的近1/3,年均增量占世界的53.2%,成为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
公报显示,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加速了城乡绿化和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2007年,全国有5亿人次参加了义务植树,植树22.7亿株。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内容、形式不断创新。北京、重庆等地开展城乡手拉手,一对一帮扶工程,通过义务植树帮助农村群众脱贫致富、改善生活环境。福建省结合义务植树开展种植名贵树木,建富裕新村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农村群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
同时,城市森林建设方兴未艾,各地通过义务植树基地建设,不仅使城市周边贫瘠的荒山和废弃的荒地披上了绿装,彻底改变了面貌,而且建成了多处城郊森林公园和生态休闲基地,给城市居民创造了森林游憩、生态旅游、回归大自然的便利场所。一些省(区、市)为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捐植苗木、树木,以实际行动参与北京绿色奥运建设。
各地围绕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目标,普遍开展城市公园、街头游园等方便市民休闲的公共绿地建设。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城市绿地不断扩大,绿化景观不断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显著提高。全国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35.11%,较上一年增长了2.57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30平方米,较上一年增加了0.41平方米。
新农村绿化建设也取得明显成效。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河南等省大力组织开展农村造林绿化,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的改善,涌现出一批规划设计科学、树种配置合理、绿化档次较高、类型多样、特色鲜明、示范效果较好的“绿化示范村”,基本实现了“村外有林环绕、村内绿地成景、庭院花果飘香”的农村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