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日本青少年使者参观三峡博物馆:巴渝文化很可爱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3月11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重庆3月11日电(记者王晓磊)11日上午,148名日本青少年友好使者参观了中国三峡博物馆后表示,巴渝的历史文化很悠久,很可爱。

    “我最喜欢石器、书画。”“古建筑很美。”“觉得这里的文化很悠久,很可爱。”……在博物馆里,这些来自日本石川、滋贺、爱知等县的青少年纷纷向记者表达自己的感受。

    “远古巴渝”是最吸引人气的陈列馆之一。几十名日本学生一边仔细观看那些峡江两岸新石器文化的遗存,一边不停地讨论。来自滋贺县的大久保树说:“我最喜欢那些古人用的石头。感觉很奇妙。”

    精美的青铜器、重庆古建筑等也吸引了众多眼球。当被问到对哪件文物印象最深时,川井步不加犹豫地在记者的笔记本上写下了“青铜”和“鸟”两个词,并画了一个长着翅膀的图形。她指的是战国时代的青铜名器“鸟形尊”。

    在历代书画陈列馆里,看见唐寅、董其昌、徐悲鸿等古今书画家的作品,日本友好使者们不时发出轻轻的赞叹声。一名学生告诉记者:“画很漂亮,有些字也很美。”只有当面对几幅龙飞凤舞的行草作品时,她才显得有些面带疑惑。

    抗战岁月陈列馆里则肃静得多。大家静静地浏览着一件件文物史料,其中记载的是重庆大轰炸、中国远征军赴印缅抗战等历史。多位参观者用简练的英语向记者表示:“不要战争。”

    2008年是中日两国政府领导人共同确定的“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包括来渝的148名青少年在内,此次共有1000名日本青少年友好使者来华访问。11日下午,在渝的友好使者将和当地青少年联欢,并于12日上午参加植树活动。 

“我想与中国朋友建立坦诚交流的渠道”
——日本青少年友好使者代表团访沪侧记

    新华社上海3月11日电(记者吴宇)江南三月,草长莺飞。11日一早,由90多名大学生组成的日本青少年友好使者代表团第二分团来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参观访问。

    在学校博物馆,来自关西外国语大学的本川幸一边仔细端详玻璃展柜中数千年前的甲骨和青铜器,一边用规整的中文将展品名称记录下来。这位三年级女生说:“这么近距离面对中国文物,让我对中国的悠久历史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来自京都女子大学的伊藤绘理子长发披肩,时尚的打扮与陪同她的华东师大日语系同学很相似。两个人从当今日本走红的演艺明星谈到自己的审美爱好,当伊藤绘理子从电子词典里找出她最欣赏的中国古代美女“杨贵妃”的中文名字时,两个人都开心地笑起来。

    “来华东师大之前,我想中国的大学生可能都是一脸书卷气,不大活泼,没想到完全不是这样。像我俩,都以美女自居,注重服装仪表,有很多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很好沟通。”伊藤绘理子说。

    与第二分团绝大多数伙伴一样,青山泰司也是第一次来中国。这位东京大学法律系四年级的学生告诉记者,昨天从东京飞到上海,用了三个小时,当晚就吃到了向往已久的中国菜,“很好吃,吃了很多。”

    “这次中国之行,我不仅想亲眼看看这个迅速发展的国家,当一回旅游者,最重要的是想结交一些中国朋友,今后与中国朋友建立起坦诚交流的渠道。”青山泰司说。

    青山泰司与陪同他的华东师大日语系女生许欣斐一起合影,还交换了电子邮箱。他表示,今后如有中国的相关新闻,他不会只从日本的新闻媒体渠道了解,还会发邮件给中国朋友,听听他们的看法和意见,自己有什么想法也会坦诚地告诉对方。

    “我们两个国家既有很多相似,也有太多的不同,因此彼此间建立坦诚交流的渠道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青少年之间。”青山泰司说。

    许欣斐等华东师大同学将校徽和北京奥运“福娃”的手机吊坠送给日本朋友。伊藤绘理子说:“我们全家人都想来北京看奥运,尤其是田径比赛。这次我们作为青少年友好使者访华,相信会促使更多日本人来中国参观访问并与中国人交朋友。”

    3月10日至12日,日本青少年友好使者代表团的第一和第二分团共200人在沪参观访问。除了逛外滩、南京路和豫园,参观宝钢外,日本青少年友好使者们还与华东师大、上海交通大学师生开展交流。

 
 
 相关链接
· 千名日本青少年抵华 拉开“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序幕
· 千名日青少年抵华 "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开幕
· 第十二届中日科学技术联合委员会在日本东京举行
· 中日科技合作联合委员会会议举行 确定过百项目
· 中日两国警方应该进一步加强合作查清此事件真相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