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山东工行"绿色信贷"先行 有效推进宏观调控政策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3月13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济南3月13日电(记者黄少达、邓卫华)作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闸门之一,银行信贷投放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经济能否沿着“又好又快、好字优先”的方向发展。针对山东省“两高一资”产业存量大、结构调整要求迫切的现实,山东工行积极践行“绿色信贷”先行的理念,不仅银行效益在全国同级别工行中名列前茅,而且有效促进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山东“开花结果”。

    “绿色信贷”是将生态因素纳入信贷决策体系,通过关注环保、生态等具有长远效益的产业,以未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支持银行信贷业务的长远发展。

    秉承“绿色信贷”的先进经营理念,山东工行严格信贷准入、发展优质市场、优化信贷结构,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制。2007年,山东工行在审查东营一家化工企业报送的5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3亿元项目融资业务资料时注意到,这一项目环评批复明确要求一、二期工程须在钛白粉项目、环氧氯丙烷项目、有机硅项目同时被批准后方可开工。而当时上述三个项目均未获批准,最终决定暂停这笔业务审查。

    山东工行行长沈荣勤介绍说,在探索“绿色信贷”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山东工行逐步建立起跟踪监测、动态淘汰、绿色通道三大机制,在有效缩减风险的同时,也为一批绿色企业的快速发展争取了时间和财力。

    从2006年开始,山东工行将环保风险管理纳入日常贷后管理工作中,并逐步理顺预警管理流程,明确了从环保信息收集、分析、核实、预警,到定期访察、跟踪监督预警企业的环保治理进度、整顿验收情况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评价和风险监控。

    在此基础上,对一批环保风险高的企业则及时退出。仅2007年,山东工行就对28户排污治理不达标企业进行了停办信贷业务刚性控制。此后19户企业积极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系验收达标后,工行又恢复对其办理正常信贷业务。但对于目前仍未达标的9户企业,工行已收回贷款3964万元,其中有4户企业工行已全部退出。

    与此同时,山东工行还建立绿色信贷审批快速通道。对绿色环保、清洁能源、纳入循环经济、降低污染的优质项目,以及严格执行环保审批程序、落实先进工艺、能够节能降耗的加工项目优先审查审批发放,必要时启动联合评审程序,减少了审批流程环节、提高了工作时效,受到了客户的欢迎。

    济南钢铁集团董事长王军说,工行对济钢这样在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方面走在前面的企业,开辟了绿色通道,优先给予支持。在济钢加快结构调整、资金需求增长较大的关键时期,工行在短短的两个月内,为济钢完成了30亿元的短期债券融资。目前,济钢不但实现了零排放,而且还开发了社会废弃物消纳处理功能。

    工行首席风险官魏国雄说,建设“绿色信贷”具有极为丰富的经营管理内涵,它将加快工行信贷结构调整进程,进一步提升全行防范信贷风险的能力和提升资产质量,同时也将优化信贷资源配置,促进全社会环保生态型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关链接
· 国家环保总局向新闻界通报绿色信贷第一阶段进展
· 重庆市环保部门和金融机构将联手推行"绿色信贷"
· 环保总局与国际金融公司携手合作 深化绿色信贷
· 福建省实施“绿色信贷”斩断污染企业的资金链条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