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3月22日电(顾玲、侯晋)3月22日,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来临之际,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在青海师范大学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进校园活动。
在当日的“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肖东楼说,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控制结核、人人有责”,旨在倡导社会各界关注结核病防治问题,了解防治知识,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到防治工作当中,保护人民的健康。
肖东楼说,学生是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学校是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要阵地。近年来,结核病疫情在学校时有发生,甚至呈暴发流行,影响了师生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次进校园宣传活动是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大结核病防治力度,维护广大师生健康的具体体现。通过活动,希望师生们掌握更多的结核病防治政策和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民间称之为“痨病”,与艾滋病、疟疾并称为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传染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结核病在全球“死灰复燃”,许多国家包括结核病疫情控制较好的国家,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疫情下降缓慢或反弹的局面,严重威胁着人民健康。
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患者总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据统计,我国现有结核病患者450万人,每年新发现患者150万,其中65万人具有传染性,每年死亡13万人,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为此,我国政府出台了肺结核患者免费治疗、免费检查及可疑症状者免费筛查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2001年以来共发现并治疗了300多万肺结核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