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3月23日电(记者 德吉)近年来,西藏环境保护建设扎实推进。截至目前,西藏从未发生过环境污染事故,基本保持了较为自然的原生状态,仍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目前,西藏已建立9个国家级、6个自治区级和23个地、市、县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的34%左右。
记者从自治区财政厅了解到,2007年,西藏环境保护支出达到4.8084亿元,比上年增长29.52%。实施了城镇及城镇周边、公路主干道沿线、机场风景名胜区、边境口岸等重点区域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启动了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的前期工作。
据自治区发改委介绍,2007年,西藏积极推动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建设项目,共完成植树造林34万亩,其中,重点区域造林绿化10.67万亩、退耕还林5万亩、荒山造林10万亩。封山育林达63.75万亩,退牧还草2630万亩。
西藏还积极推进污染减排工作,编制完成了《西藏自治区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自治区政府与各地(市)分别签订了“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责任书,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规定指标内,万元GDP电耗约500千瓦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同时,西藏严格环境准入制度,禁止新建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全区空气质量继续保持良好状态。推动太阳能灶、沼气为主的农牧区薪柴替代工程,去年2.5万户农牧民用上了清洁能源。建立了青藏铁路环境监测机制,对青藏铁路沿线水、气、声、生态环境开展了连续监测。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步入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今年,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仍是西藏财政支持的重点,今年计划安排资金1亿元,实施草原生态效益补偿;自治区财政安排资金4000万元,继续对重点区域造林给予补助;同时,安排补助资金2420万元,推进以沼气建设为重点的薪柴替代工程,完成3万户农牧民家用沼气池的建设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