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3月25日电(记者戴劲松)记者从湖北省农业厅、湖北省农科院及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等单位了解到,短短5年时间,湖北外来入侵物种已增加近一倍,由过去的38种增加到70多种,对农业生产、动植物生长、生态安全等造成了危害。
外来物种入侵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人为引进,二是通过种子、苗木携带传播。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丁建清表示,自然界经长期进化,形成了稳定的生态平衡系统,当一种生物侵入一个新的环境,极易大肆扩散蔓延,形成大面积单优群落,挤占本地动植物生存空间。而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威胁是持久的。由于外来物种的排斥、竞争导致灭绝的本地特有物种则是不可恢复的。
目前,由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损失还没有一个精确的统计数据。丁建清以原产南美洲的水葫芦为例分析说,水葫芦广泛分布于我国17个省区的众多河道、水库和湖泊,对农业、水产、电力、旅游带来诸多危害,估算每年采用人工打捞方式进行治理的总费用近1亿元。
有关专家还强调,最具危险的传播途径是人为引进物种,而且许多人为引种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因此加强宣传教育至为重要。仅2007年,湖北省进出口检疫机构就截获有害生物30多种。
据悉,湖北省下一步将建立生物物种入侵数据库,健全生物物种引进机制和相关物种资源管理机制,对可能在本地大范围蔓延的外来物种将提前建立预警系统,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