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3月26日电(记者吕福明)在山东省17个市中,目前已有青岛、淄博、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和德州等10个市完成重大危险源普查工作,并建立了数据库。
据山东省安监局近日介绍,建立数据库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基本要求,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从防范重大、特大事故的角度来考虑,将抓好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工作,使重大危险源始终处于掌控之中。今年,山东将重点开展“隐患治理年”活动,建立重大危险源的分级监控机制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
山东省安监局相关负责人说,重大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根源,只有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才能实现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转变。从2005年开始,山东省就明确要求用3年时间,摸清重大危险源底数,掌握危险源的数量、状况和分布情况,建立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并举办了两期全省重大危险源普查工作培训班。
据了解,山东省将力争到今年6月底以前,督促其余7市全部完成普查登记任务。省安监局表示,将把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工作作为监督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不能按时完成普查登记的市,将以山东省安委会名义下发重大安全隐患整改指令,挂牌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