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新华时评:重视农资涨价影响 保护农民种粮热情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3月2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西安3月28日电(记者刘书云)2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确定在今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252.5亿元,主要直接补贴给种粮农民。这一重大举措表明了当前形势下中央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

    春分一过,农业生产进入春耕备耕的关键时刻。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各种农业生产物资普遍涨价幅度较大,农业生产面临成本大幅度上升的压力,春耕备耕困难加大。据了解,一些粮食主产区眼下的化肥销售量比去年同期少了一半左右。春耕投入减少,必然波及夏粮生产,潜在影响不可低估。各地区、各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想方设法化解农资涨价的不利影响,千方百计保护农民种粮的热情,确保今年粮食有个好收成。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是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政策。近年来,中央为支持“三农”工作,采取了包括全面取消农牧业税和农林特产税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各地反馈的信息显示,由于农资价格持续上涨,而且涨幅大大超过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一定程度上蚕食了惠农政策措施的效果。这个现象应引起各地政府高度重视。

    当前的农资尤其是化肥价格大幅度上涨,与国际国内石油价格上涨有直接关系,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要化解其对今年农业生产的影响,需要各地从多方面想办法,除了设法促进农资生产、流通企业提高效率、控制成本,尽量降低农资销售价格,也要帮助农民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合理使用化肥,减少损耗和浪费,还应当尽可能地多组织支农资金,扶持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在农民群众春耕备耕面临困难的情况下,各地相关部门领导要深入农村,把中央支持农业生产的政策传达到农户,同时要深入农资市场、深入农资生产企业,掌握农资供应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做好农资保障工作。要大胆创新工作方法,比如借鉴粮食直补和粮食储备的成功经验,制定和实施农资补贴和储备方案。要坚持抓好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和价格违法行为,严防假化肥、假种子、假农药坑农害农。

 
 
 相关链接
· 海南提出农民人均纯收入3至5年要超全国平均水平
· 北京为来京川籍农民工设定点医院
· 山东农机补贴将优先向农民合作组织倾斜
· 老区农民不误农时抢春耕
· 广西农民抢收甘蔗
· 北京市07年查处近9000件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案件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