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中国>> 中国要闻
 
清明时节特写:万人公祭怀先烈 清明时节共感恩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8年04月04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长春4月4日电(记者徐家军)“革命先烈的精神会感动激励着一代代的人……”吉林华桥外语学院学生项丽丽说:“今天我们来祭奠革命先烈,不仅要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还要继承他们的事业,共同开创美好和谐的新生活。”

    4日,长春市南湖公园长春解放纪念碑周围人们肃穆站立,情思悠长,朵朵鲜花散发着芳香。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清明节,长春市举行万人公祭大会共同缅怀革命先烈。

    烈士家属代福群女士说:“父亲牺牲时,我才四岁。后来妈妈一直告诉我,爸爸是为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而牺牲的,我们要坚强,要好好地生活,要为爸爸没有完成的事业去努力。”

    现年85岁的王琏等老军人在参加公祭的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王琏老人说:“和那些牺牲的战友相比,我有幸成为我们国家崛起、繁荣和昌盛的见证者,感到格外的幸福。今天有这么多的群众来缅怀先烈,传承先烈精神,我特别感动。安息吧!我的老战友,我们的英雄们!”

    一些小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前来参加公祭活动。眼里饱含热泪的长春市树勋小学学生薛莹说:“革命先烈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们应该发奋学习,将来为建设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吉林大学第一附属小学二年级学生李沐和妈妈王晶一起向革命先烈敬献了鲜花。王晶说:“让孩子参加公祭活动是要让她了解如今的生活来之不易,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学会感恩,感恩我们的革命先烈,继承和弘扬他们的精神,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大典在山西洪洞举行

    新华社太原4月4日电(记者任元俊)4月4日是清明节,“第18届中国·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大典”在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内隆重举行。来自山东、河南等18个省市的移民后裔聚首古槐遗址,缅怀600多年前大槐树百万大移民的沧桑历史,共祭移民祖先,共话同根亲情。

    4日上午9时15分,寻根祭祖大典活动开始。在18响礼炮声中,祭祖堂的大门徐徐打开。庄严肃穆的礼仪向移民先祖敬上三牲、五谷,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随后,由18个省市的移民后裔代表向移民先祖敬献供品,并走到祭祖堂前,虔诚祭拜,代表18个省市移民后裔认祖归宗。之后举行奠酒仪式和向移民先祖敬献花篮活动。洪洞县政府领导和移民后裔代表分别敬致了祭文和回乡感辞祈愿书,随后还举行了民间歌舞表演。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元末明初,中原一带十室九空。而山西则经济繁荣,人口稠密。为平衡地方人口,发展农耕,明政府在洪洞大槐树下设局驻员,集结万民,发放川资,遣赴各地。历时50年,迁民18次,人数达百万之众,遍布京、冀等18个省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范围最广的一次官方移民。

    自1991年开始,山西洪洞县已连续举办了17届寻根祭祖活动。今年的祭祖节为期10天,从4月1日至4月10日。4日为主祭日,当天举行的“祭祖大典”是整个活动的重头戏,在这之前已举办了洪洞“德运杯”第二届大槐树国际书画艺术展、洪洞首届书画暨民间工艺精品展等活动。

    北京:清明节祭扫人数超过60多万人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记者 李文)4月4日是首个被列入法定假期的清明节,北京75处公墓共接待扫墓群众60多万人,而去年这个数字为18.9万人。

    据北京市清明节群众扫墓工作临时指挥部统计,75处公墓中北京市属的20处公墓接待祭扫群众31.09万人,55处远郊区县公墓接待人数为29.8万人。

    北京市清明节群众扫墓工作临时指挥部工作人员周立标介绍,为了应对激增的扫墓人群,北京民政部门调集了系统内的5000多人进行服务接待,在工作人员较少的扫墓点还聘用了部分临时工作人员加强服务保障。

    此外,北京公交集团从3月22日起陆续在扫墓高峰期开通了22条清明扫墓专线,延长了66条公交线路。北京市公安部门集中了近3000人的警力加强扫墓地区的治安,交警也增加了上岗人数。

    清明祭英烈 抗战馆今迎客破4000人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记者张舵)4月4日,清明节,各界群众纷纷到位于北京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祭奠抗战英烈。抗战馆全天接待观众超过4000人,是平时接待量的4倍。

    上午开馆不久,观众已经络绎不绝,在纪念馆大厅的血肉长城巨幅浮雕前,人们用各自的方式表达对先烈的怀念。“抗战英烈,永垂不朽”“深切缅怀抗战遇难同胞”“向抗日战争中的勇士致敬”,一条条献词,一个个花篮表达着人们的情思。

    参观展览的队伍绵长有序,人群中既有首都机关单位干部,大中小学校学生、军事院校学员,也有河南、天津等各地来的群众。观众中约七成是散客,许多人是携家前来。

    抗战馆副馆长李宗远告诉记者,4日抗战馆共接待观众超过4000人,是2007年7月7日(七七事变七十周年纪念日)以来,接待人数最多的一天,达到2007年日均接待量的4倍。

    李宗远说,3月28日,抗战馆正式向社会全部免费开放,免费开放后,纪念馆将继续全力做好服务工作。从3月28日到4月3日免费开放后的6天里(3月31日闭馆),抗战馆已累计接待观众近13000人次。

    天津:集体共祭倡文明祭扫新风

    新华社天津4月4日电(记者 刘元旭)“时空,再一次将你我的距离拉近。不会有错的!这菊香难道不是您轻抚我的额头留下的芬芳?这烛火难道不是我最熟悉,最日夜念想您的目光?亲人啊!我,想您了,真的,想您了……”

    4日上午8点,在第一殡仪馆装点清雅肃穆的殡仪馆灵堂内,天津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伴随着哀婉的音乐深情地诵念着追思词,200余名市民站在亲人骨灰盒面前,用手帕轻轻拂去上面的尘土,捧上一束菊花,点上一根蜡烛,诉说着自己的无尽追思。

    没有以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刺鼻熏眼的烧纸烟,有的只是文明祭扫的新风。点点烛光寄哀思,朵朵黄菊悼亲人。这样的集体共祭,当天在天津第一、第二殡仪馆共举行了8场。上千市民通过这样温情的仪式,表达对亲人的追思。

    由天津电视台都市频道发起并与民政部门共同举办的“都市文明,集体共祭”活动在天津市第一、第二殡仪馆同时举行,8场活动中共有上千市民参加。

    一位姓王的大姐告诉记者,“以前都是将母亲的骨灰盒抱到外面,烧点纸和香,再放一挂鞭炮。现在这种集体共祭的形式好,既文明又充满温情,能更好地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据活动组织方介绍,像这样的活动在今年清明节前后祭扫亲人高峰期将举办25场,并在4日和6日增加了循环场次,市民无需报名即可参加,组织者不仅为市民提供鲜花、蜡烛、手帕,而且还设置了“悼念树”,市民可以把自己对亲人的思念写在卡片上并挂在树枝上。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祭扫故去的亲人是我们民族流传千年的习俗,但烧纸焚香和燃放鞭炮等传统方式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存在安全隐患。为倡导文明祭扫新风,2005年起,天津电视台都市频道《都市报道60分》在加大文明祭扫宣传力度的同时,充分发挥栏目的社会影响力,与民政部门联合利用清明扫墓的高峰期开展“都市文明,集体共祭”活动。该活动开展以来,参与群众已经从最初的几百人上升到今年预计超过5000人,并带动了近6万人响应文明祭扫。

    一位在天津第一殡仪馆门口的摊贩一番话印证了集体共祭活动带来的变化,“这几年纸香和鞭炮明显卖不动了,而鲜花的销售量大增,所以干脆主营鲜花了。”

    北京:传统民俗文化回归清明节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记者 张旭)在成为国家法定假日的首个清明节里,公众扫墓高峰4日如期而至。但今年的清明节,人们已不仅仅局限于扫墓祭祀这一传统习俗,踏青、插柳、拔河等一些曾经被遗忘的民俗文化活动在京城受到社会的关注和欢迎。

    来自北京主要旅行社的信息显示,报名清明小长假周边游的人数比往年翻了一番,而京郊度假村的客房预订也达到八成。

    据北京市有关方面的初步统计,截至4日11时,北京市属公园游览人数已达15万人次以上,部分公园游园人数超过去年全天。其中,香山、北京植物园、玉渊潭公园等绿地面积大的公园,游人增加最多。

    4日,在以樱花闻名的北京玉渊潭公园,人潮涌动,樱花树下到处是赏花的人们。两队工作人员身着唐装,向游客展示清明传统体育活动——拔河。

    拔河,早期称为“牵钩”“钩强”,唐朝始称“拔河”。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早樱观赏区内,10余名小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将一根根柳条插入土中。据介绍,清明节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神农氏,表现了中国古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在北京丰台区的清明文化集市上,年轻人用环保材料制成仿真柳树枝条,重温了“戴柳祈福”的古老民俗。居民们放风筝、荡秋千、踢毽子、抖空竹,在社区花园里体验踏青赏春的乐趣。市民赵淑兰说:“原先以为清明就是扫墓、祭拜先人,现在知道了清明节还有这么多文化内容,今年的清明节过得充实、有意义。”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认为,节日有特定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形式。因此,在清明,重温与恢复已经变得陌生的传统节日习俗迫在眉睫。

    海口:海瑞墓前自发扫墓市民络绎不绝

    新华社海口4月4日电(记者姜琳、卜云彤)记者4日在位于海口市西郊的海瑞墓看到,前来为明代清官海瑞扫墓的市民络绎不绝。人们手捧鲜花,纷纷在海瑞的墓碑前驻足沉思,鞠躬致敬,表达对这位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的“海青天”的深切怀念。

    4日下午2点,海口旅游A路公共汽车上,海南政法职业学院大二学生小陈手中的鲜花格外引人注目。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安徽合肥人,平常家人每年都会去包公祠扫墓,现在来到海南,又有一个大清官海瑞,所以一定要去看看。因为乘客太多,小陈手中的花被挤得无处可放,两位坐在窗边的阿姨向他伸出了援手。彼此一聊,原来都是去给海瑞扫墓的。到达终点站海瑞墓时,记者发现,车上将近一半乘客都下车走进了墓园。

    在媒体工作的李先生则带着一本《万历十五年》来到了海瑞墓前,他说,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海瑞的事迹和精神,各级官员都应该来海瑞墓看一看。许多市民向记者反映,他们主要是怀念海瑞两袖清风的高贵品质。

    据墓地管理员介绍,截止到下午4点,前来为海瑞扫墓的市民近700人次,其数量和规模都远远超过往年。

    济南:用鲜花换火纸倡导文明祭扫

    新华社济南4月4日电(记者赵大勇)4月4日这天,济南市民许女士和家人去玉函山陵园扫墓。一进陵园大门,济南市民政局一名工作人员就走上前来,礼貌地询问她是否愿意用手中的火纸交换一束鲜花。

    “他态度非常诚恳,我就答应了。”说着,许女士把这束黄白相间的菊花放在了亲人墓碑前。

    清明节期间,济南市民政系统在各处公墓开展了“鲜花换火纸”活动,号召市民为了环保和文明,放弃传统的焚纸烧香习俗,改为用鲜花祭奠亲人。

    活动受到许多市民的欢迎。济南市民政局工作人员刘琦告诉记者,仅4日上午3个多小时的时间,他和几名同事就送出了5000多支鲜花,换回了几麻袋火纸和几十个花圈。

    据了解,截至4日下午4时,济南市民政局的“鲜花换火纸”活动共送出鲜花5万多支。

    上海:清明节当天237万多人去扫墓

    新华社上海4月4日电(记者叶锋)在首次“节假合一”的清明节,上海出现了外出扫墓人员大增。据上海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统计,4日当天,上海市内的“祭扫大军”总人数达237万多人,车流量19万辆,分别比去年清明节增长56%和94%。

    据统计,4日上海接待扫墓人数最多的三个区分别是嘉定、奉贤和浦东,分别迎来54.7万人、37万人和34.7万人。从3月22日至4月4日,上海的43座经营性公墓和10家骨灰堂共接待了560万人次扫墓。

    “清明当天扫墓人群同比大幅增长,一是清明节首次放假,使大量市民把扫墓有意识安排在这一天;二是今天没有雨水困扰,人们出行更为方便。”上海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分析。

    济南九成市民清明扫墓选择鲜花祭奠

    新华社济南4月4日电(记者王志)来自济南市民政局的消息说,4月4日,到这个市六大国有公墓等地祭奠的人员超过20万人次,其中90%的市民选择用鲜花祭奠逝去的亲人,而去年这一比例仅占三成。

    记者在济南革命烈士陵园老干部纪念堂等地看到,与往年不同,今年前来扫墓的市民多持鲜花祭奠。

    济南市民政局局长张苏华介绍,今年是全国第一个法定清明节,济南民政部门通过媒体、网站和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形式,积极倡导广大市民持鲜花祭奠,并尽量避开祭奠高峰期。从当天济南各大观察点掌握的人数小时值对比,没有出现人流集中的祭奠高峰。同时,济南市民祭奠的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当天持鲜花祭奠的人数占总祭奠人数的九成。

    据估算,今年清明节济南市总祭奠人数将达到70万人次。济南市民政、公安、消防、公交等部门协同配合,大力倡导鲜花祭奠、错时祭奠、人车分流和设立免费烧纸处,确保在墓区减少烧纸、烧香的情况。

    湖北近千人共祭为保卫簰洲湾牺牲的抗洪烈士

    新华社武汉4月4日电(王东明、武艾丽)10年前的’98抗洪中,19名解放军官兵为保卫湖北簰洲湾献出了生命。在第一个法定清明节假日,湖北省各界和部分烈士遗属近千人来到湖北省嘉鱼县簰洲湾抗洪烈士陵园,用朵朵百合和黄菊凭吊英灵。

    1998年8月1日,簰洲湾人民垸发生溃口,广州军区空军某团17名官兵和湖北省军区某旅2名战士,在与洪水搏斗中不幸牺牲。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广空某团一连指导员高建成仅33岁,最小的曹军平不到18岁。

    1999年2月,当地群众主动集资,在烈士受洪水袭击的江边建起了烈士陵园。

    流逝的时光并未带走人们对英雄的记忆。宁静的陵园中,由烈士生前所在部队、当地政府和武汉市志愿者代表敬献的花篮,掩映着高建成的墓碑。高建成牺牲前冷静指挥,先后救出8名群众和战士。他牺牲后,被中央军委追授“抗洪英雄”荣誉称号。

    当年,被子弟兵从洪水里解救出来的小江珊,曾经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如今,已是初三学生的她,每年都要祭奠烈士。她说:“这里的每一位叔叔,都是我的亲人。”

    空军退伍军人、天津银座集团董事长王贵武特地从天津赶来。19名烈士牺牲后,被深深感动的他用超越血缘的亲情和孝心,十年如一日赡养着高建成及其所在连队10名烈士的父母。

    洪水退去后,空军在簰洲湾援建了一所蓝天中学。学校建成后,特地把各个班级命名为高建成班、杨德胜班、马斐班……

    “为了祖国和人民,我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面对人民的厚爱,高建成生前所在部队官兵在烈士遗像前庄严宣誓:“哪里有危险,就战斗在哪里,为保卫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铸起不可摧毁的钢铁长城!”

 
 
 相关链接
· “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在山西陆续展开
· 清明节期间:江南多阴雨天气 东海海域有雾
· 专家提醒:清明节加班用人单位要支付3倍工资
· 民政部:清明假日人流高度聚集 祭扫压力骤然增大
· 北京青少年祭先农植五谷放风筝学过传统的清明节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